是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私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在纠纷的处理上,应当贯彻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当事人的自律和自责性,法院作为国家强力机器,不应当也不可能解决社会 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首要因素。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9月5日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简称《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22.html -
了解详情
该条款明确了可以依照当地习惯做出裁判。2004年4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 应当充分行使释明权,并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第八条[倡导调解原则] 法官应充分运用善良风俗进行调解。 当事人之间按照善良风俗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以及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25.html -
了解详情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我国调审合一模式的天然缺陷,以及法院片面强调高调解率,使得自愿原则很难得到法官的严格遵守。这样做可能短期内带来真正的和谐,但是却给司法公正埋 态势的分析与思考》,(《法学》,2007年第5期) [3]姜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法探析》,中国民商法律网(江苏省响水县人民法院刘志惠)...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96.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比较理智,面对面做工作,分清利害关系则更有利于调解。 注释: [1] 吴庆宝主编:《商事裁判标准规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页 。 [3] 李后龙:《关于民商事审判工作发展的若干思考-基于商法的特征与原则》,载《审判研究》2003年第一辑 [4] [4]吴庆宝主编:《民事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68.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党风建设尤其是干部作风建设,密切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 调解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典和婚姻法典明确规定了调解原则和调解是判决的必经程序。在审判实践中必须认真履行好这项制度。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94.html -
了解详情
的仲裁员或作为私人仲裁庭的仲裁庭解决,作为一种合同安排,仲裁应当受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支持。因此,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需要仲裁 当事人不能仅依此协议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时,调解成功所制定的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当一方不执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8.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实施的流程控制权与实体审判权相对分离机制,为建立调审相对分离的 庭前调解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严格来说,实体审判属于审判流程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在不查清事实下进行庭前调解 民事诉讼法第58条虽然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3.html -
了解详情
更加便民、利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对那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可以 作贡献。 四、“便民审判”的调解原则 1、重视调解的作用,全面适用调解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6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立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将民事诉讼调解原则由“着重调解”修改为自愿、合法原则。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中调解 )调解可以缓解案件急剧增多和法院处理案件的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一直呈巨幅增加之势,而各级法院的人手又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很明显,《行政复议法》删去了准确原则,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增加了公正、公开、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实施 ,"行政机关对确认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审议时,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部门、专家提出,"草案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