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抵押权设定后抵押物转让的效力以及抵押权的实现,一方面涉及债权安全和交易安全的协调,涉及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涉及交易安全与效率关系的处理。但是,这些问题在 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12]韩家勇:《抵押物让与的法律效果》,《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28.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目的。罗马法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而是奉行“任何人不得将大于自己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的原则,受让人即使出于善意,所有人仍有权向其要求其返还。 分权的契约自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被视为无效 [20].在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由于不承认物权行为,物权变动由契约行为与履行行为结合而完成,至于该无权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追及效力在现代物权法体系中已无容身之地。除去了追及力,物权的效力也就并不比债权强到哪里去。因此,无因性原则使原物权人变为债权人,并非有失公正,而是 在《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将所有权让与的原因行为(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分离带来的利益之一是,所有物返还的证明变得单纯化。亦即基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79.html -
了解详情
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定,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 1982年制订、1993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商标法》第25条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 )。 其次,我们须进一步明确以双方行为而让与时,所谓的转让协议究竟何所指。是指可以产生权利移转效力的债权合同?还是指独立于原因行为(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59.html -
了解详情
。反过来说,承认它独立,又拿别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来决定它的效力,即债权行为有效它就有效,债权行为无效它就无效,我们还让它独立出来干嘛,何必徒增烦恼, 乙将因债权合同不成立而不能够取得该幅画的所有权,因此其让与丙的行为也就是无权处分行为,丙能否取得画的所有权必须按照无权处分制度来分析和确定,也就是说丙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57.html -
了解详情
表示已经让全村人都知道了,那么并不影响你物权变动的效力。 在第一种情况下,采取形式主义立法例的国家通过占有、交付、登记来推定物权享有和物权变动,因此,学者 中有物权行为、债权让与、债务承担和智财权行为;负担行为中有债务约束债务承认、票据行为和代理权行为(参见苏永钦:《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32.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表示的效力同步。同时,还应赋予该公示方法让人知、让人信,并且保护基于该信赖所从事的交易结果的效力,即公信力。恰恰是公信力才能真正起到维护交易安全 ,使物权有效发生变动。并且赋予该物权合意具有阻断原债权契约的效力,即债权契约的有效与否,不影响物权合意的有效与无效。物权变动只依物权合意外加其公示手段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53.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但物权行为还要求其具备让与人对让与标的物有处分权的条件,无处分权人所为的处分行为,没有经权利人事先同意或事后追认,或行为人 ”出来,使物权行为无因化。物权行为无因性是指关于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并存时,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债权行为的影响。例如:一物因一方当事人履行买卖合同而交付,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20.html -
了解详情
主管登记处做出合意表示。但同时又规定,在不影响其他登记处权限的情况下,允许任何公证人接受协议让与。[18]另外,不动产所有权移转合意还可以在法院和解或者在 的生效要件,契约自由将荡然无存,当事人的意志效力将一退再退,最终成为国家行政登记的附庸。登记与否不影响债权契约的效力,这一点应该不成为问题。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特性——排他性,即排除他人干涉的效力。将该排他性效力丢掉了,物权的定义是不全面的。直接支配性与排他性是物权区别于债权的两个显著特征。仅有 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全国人大“物权法草案审议稿”来看,只规定了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和让与担保。其中,抵押权中又规定了所谓“一般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这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