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控权传统和实践看,[32]通过内部规则与上下级约束,也同样可以对公诉权的实际运作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督。于此,日本检察官制度及其精密司法不失为有益的借鉴。 ,在进行起诉制度比较时,应当采取一种更具包容性的研究视野,并注重对不同的制度类型进行分类。在《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一书中,我们曾根据公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审查制度为核心,对警察权力及其他司法权力进行制约,重构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尤其是增强审判前程序的对抗性。对此陈瑞华教授进而指出:根据一些法治国家的经验 或不尽职责;检察机关拖延起诉,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诉讼权利而不告知,不履行应尽的侦查监督职责等;而证人消极拒证则是众所周知。其次,现有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7.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审级,对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监督。死刑复核程序就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以及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对中级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职能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 取消死刑复核程序的同时,规定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作为我国两审终审制的例外。为了更好地理顺审级关系,发挥审级救济的功能,应修改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1.html -
了解详情
对程序公正的理解不尽一致,但程序的对等性与裁判者的中立性乃程序公正之最根本要求。在现代刑事审判的三角型结构中,审判方居于结构顶层,因享有裁判权而 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法律监督权。因此,要完备审判监督体系,必须改变出庭检察官集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为一体的现状。在法庭上不但要设立公诉人席,而且还要增设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上的干预和限制。其二,推崇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且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利益观。其三,从社会和文化传统来看,我国公众出于文化传统,对司法机关惩罚犯罪采取 。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编第五章的名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在刑事诉讼中含义较广,从监督的主体看,它既可以是法院系统内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力仅限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领域。受到学者诟病的先刑后民制度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实践对公共利益保护的急切需要。因此,考虑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性,民事诉讼法 进行限制。检察机关有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7条的规定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依法进行抗诉。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检察机关作为程序启动者,应当以当事人的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48.html -
了解详情
,为避免法官形成预断导致先人为主,法律一般规定负责司法审查的法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判工作。如《荷兰刑事诉讼法》第21条规定,预审法官或代理预审法官如果负责 患于未然,切实保障立案监督程序的有效性。 四、侦查活动监督的问题与完善 侦查活动监督是对侦查机关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强制措施的正当性、侦查羁押期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9.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机关内部权力体系。当前,我国的检察机关拥有职务犯罪侦查权、批准和决定逮捕权、公诉权、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等 权的行使本身就实践着审判监督。实际上,尽管宪法把检察权定位为法律监督权这当然是在宪政基础下的定位但基于检察机关在诉讼程序中的职能和地位,公诉权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的审查权和调查权,[4]刑事诉讼法还具体规定了侦查活动的监督程序以及启动监督程序的条件。但对侦查活动的知悉权则没有明确,只能通过接受侦查主体提请审查逮捕 的原则、步骤和措施,从而经受住量刑建议给检察机关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3.赋予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也是强化审判监督之必然。对法院庭审活动的实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仲裁案件和行政案件)的审理,在法庭上作为国家公诉人;为了捍卫由法律予以保护的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可以在诉讼程序的任何阶段 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样的规定主要问题在于:造成了总则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