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条的规定,大量使用书面证言,对二审程序,却规定有争议的、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证人和被害人应当出庭,这种反差,似有轻重倒置之嫌。因为首先应当规定一审 作者简介】 龙宗智,四川大学,教授。 【注释】 [1]刑事诉讼中的动态理论,参见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若干问是的解释》第61条规定: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 作用,有利于程序公正,体现了程序正义。 其次,沉默权有助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刑讯逼供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顽症,虽然立法明确禁止,但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54.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至三十五条集中规定了刑事诉讼中的辩护,被控者和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证明被控者无罪、罪轻或应当减轻、 手段取得的被告人供述、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予以排除;4、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本鉴 定机构项目范围或者鉴定能力、勘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85.html -
了解详情
以外的地点询问,是否为非法证据,上述解释并没有规定。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获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也应为非法证据,但是否排除适用,可遵循前述有关被告人供述 的证据引出的其他证据。 参考文献: 1、赵祥东、吴燕著:《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载《人民法院报》2002.1.28。 2、周国均、刘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79.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应当向法院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辩认,对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笔录、鉴定人的司法鉴定、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宣读,并且听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的法律规定,都明显落后,跟不上法制建设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实施后,对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的质证问题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76.html -
了解详情
将加快,才能保持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主动性、主导性,才能有效地遏制同案的嫌疑人串供,找到相关的证人收集证言,找到赃款赃物防止转移,否则侦查力量和资源 权更为有效地行使而受到影响,立法应当为职务犯罪的侦查规定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明确特殊侦查手段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如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9.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直接使用,也包括间接使用,甚至不能用作唤起被告人或证人(包括被害人)记忆,或者作为质疑其陈述或证言的一种方式{6}。这是违反第136条a (程序性违法)所 如果法院只是对是否有违法行为发生存在怀疑时,他将不会排除证据。 [14]这是因为,在德国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并不是公诉人用来赢得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90.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证据。应当说,审查判断证据适用于任何诉讼阶段,而认证仅适用于审判阶段。刑事诉讼中,公安、检察机关审查判断证据的结果不具终局性,而证据材料能否最终被 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六十五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23.html -
了解详情
)伪书证;(2)伪物证;(3)伪视听资料;(4)伪普通证人证言、伪专家证言;(5)伪当事人(包括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供述或 其设计相应的罪名,该规定就形同虚设。事实上民行诉讼中情节严重的伪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绝不亚于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不将其定罪,实在是放纵犯罪。考察国外立法不难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42.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调查取证也应由二名律师或一名律师和一名律师助理共同进行,以免在诉讼中特别是担任刑事辩护时处于不利地位,如有被指控涉嫌串供、提供伪证等危险。这是基于 视听资料;四是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五是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2、对证据的证明力的审查判断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