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5)影像作证:证人通过闭路电视系统陈述证言,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再通过电视屏幕的影像技术处理,使当事人无法辨认证人,从而保护证人安全。我国 载《南京大学法学评论》2000年春季号,第82页。 [3]覃日飞:“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现状及完善”,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3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9.html -
了解详情
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规范法庭调查程序,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确保 辩双方可以在被害人陈述后向被害人发问。 第十条为解决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中的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也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发问。 第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36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 证据而支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必要费用及直接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五节当事人陈述第六十条【对当事人的询问】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8785.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上、规范性文件上,并将整合各方力量为司法的公平正义,为保障刑事犯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为此也将系统完善审判制度、律师制度,笔者认为 明确、更为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局制度的人民性,彰显了我国刑事诉讼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没有孰轻孰重。2014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906.html -
了解详情
、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由此可知,有权制定刑事诉讼立法解释的主体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司法解释主体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与 ,受部门利益的驱使,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可能利用解释权扩充自身权限,限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还有,当涉及权力配置问题,不同机关之间很有可能利用解释权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251.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具体化义务的主体。 (二)具体化义务的客体 具体化义务的客体指向事实陈述,形象地说,是攻击防御方法,整个攻击防御方法体系都要受到具体化义务 法学研究,2010,(2):110-122. {8}周成泓.走向动态: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180.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实现司法公正律师的辩护应该是全方位的辩护,律师的辩护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进行辩护,往往会对司法机关依法办案 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只要发现了线索,一定要搜集相关的证据材料。鉴于目前在刑事诉讼中,律师虽然具有调查取证权,但是因为律师不具有强制手段,律师在调查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25.html -
了解详情
有众多的论文,认为侦查机关错误地变更强制措施尤其变更为取保候审是导致受贿案件当事人翻供的重要原因。参见刘根菊:对翻供问题的探讨,载《法学》2000 外国和港澳地区反贪污贿赂法规汇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2.html -
了解详情
主动审查证据为主,且整个制度设计的中心在于对犯罪的控制与打击;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证据规则以法官和陪审团的消极居中裁判为基础,且整个制度设计的中心 检察官客观义务》,《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23页。 [18]《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1.html -
了解详情
传闻证据将被排除。在上诉程序中,法院只以原审判法院审判案件时所有的书面陈述记录进行审查,不听审证人证言,不会见证人,其主要任务就是基于真实的书面记录 示,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审判的公开公正,并无优劣之分。在我国刑事诉讼改革强化当事人主义的趋势下,一方面规定了一定范围内的证据移送,这个应当是当事人获取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