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又作出补充判决却可能节外生枝反而会引起纠纷;法院依职权主动作出补充判决也违反了民事诉讼奉行的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的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值得担忧的 能维持诉讼程序的安定性;裁判遗漏固然是法院的错误造成的,但当事人接到判决书就应该知晓或在已经知晓有漏判而不在法定期限申请补充判决也有过失,故应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0.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障民事审判权公正行使为目的,以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构筑和谐社会为目标,其与民事诉讼调解的兴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和谐是权力行使和 的苦衷是对调解案件进行实体审查,法院操作起来也很困难。相对于作出一份判决书要经过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查证、质证,在查清事实的前提下正确适用法律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83.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敬畏之情就大打折扣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惧法律,不惧判决书,不惧再审;相反乐于再审,甚至不打上诉打再审。因为 但提出新的证据,人民法院就得再审,并且由人民法院承担错判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但当事人、社会各界会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面可以使当事人对案件的争议点一目了然,便于当事人针对争议点举证质证,进行诉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法院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 第138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实际上,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到判决作出、执行完毕,民事诉讼案件的案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2.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这些司法解释既缺乏系统性,又缺乏可操作性,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简单民事案件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审时度势,从实现“公平与效率”和“司法为民”宗旨出发,根据 第(7)项规定裁定只适用于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没有规定裁定可以补正调解书的内容。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裁定的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第三人上诉权的享有应以他因本诉判决而承担实体义务为条件,而不论判决书是否真的认定了这个实体义务,如此才能充分保护其权益。注释:(1)参见江伟 :《民事诉讼法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06页。(11)参见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12)参见王锡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46.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新证据对案件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应当在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中写明对新证据的确认,不应当认为是第一审裁判的错误。”依据同理 是相对与实体问题而言的,不直接涉及实体权利义务。这些程序性问题的规定也体现了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性,例如,关于管辖的规定。因此,在将违反程序正义作为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调查等。这些行为一旦出现瑕疵,就有可能影响到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实施以及权利的实现。例如,判决书如果不能及时送达当事人,将可能影响当事人上诉权利的行使; 这与西方国家对法官独立的推崇以及法官良好的自身素质不无关系)。这点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同样表现尤为突出,并日益引起人民的普通关注,以下我们重点拟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和地区的立法规定及其理论上的通说认为,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原则上只及于判决书主文部分所表述的判断事项,即原则上仅限于判决主文所判断的诉讼标的 编辑,1977年版,的297~298页。[30]参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31]参见张卫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1.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敬畏之情就大打折扣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惧法律,不惧判决书,不惧再审;相反乐于再审,甚至不打上诉打再审。因为 但提出新的证据,人民法院就得再审,并且由人民法院承担错判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但当事人、社会各界会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