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陪审法院院长决定调取一些不可拖延调取的证据,并把相关笔录附入法官卷宗[7]之中,以便在法庭直接宣读并作为证据使用。 正式审判的开庭程序自庭长宣布法庭 法官有机会对当事人的调查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纠正和克服那种完全由当事人主导法庭调查所带来的弊端。[9] 正式审判的最后陈述阶段是各方当事人最后一次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6.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的量刑程序也只是相对独立于定罪程序的,该法院所强调的主要是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过程。既然在中国刑事审判中并不存在先统一解决定罪问题、然后举行量刑听证的诉讼 、被害人出庭作证,也几乎从来没有侦查人员对其侦查程序的合法性出庭作证。法庭还奉行有罪供述笔录中心主义的理念,对于被告人庭前所做的有罪供述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60.html -
了解详情
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 书面意见。被告人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或者其辩护人作出笔录,并由被告人签名或者捺指印。第五条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91.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的进攻和防御能力。因此需要在制度上解决以封闭信息作为竞技手段的问题。否则,法庭审判将变成一场与查明事实真相毫不相干的司法竞技对抗。 第二,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检察机关要求,也应当向其开示。(2)对拟在法庭上使用的书证、物证、鉴定结论、勘验及检查笔录等证据,应于事前向检察机关开示,以便控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93.html -
了解详情
。 2、有利于全面核实证据,查清案件事实。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仅宣读证人的证言笔录或鉴定结论,剥夺了被告人、辩护人与证人、鉴定人质证的权利和机会。法官往往也 条又规定: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证人不到法庭作证,其危害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1.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在查明真相的义务限度内,而且被告人同意的情况下,上诉法庭才可以以初级法院的庭审笔录来代替重复证人的实际作证。对在第一审中曾被讯问过 被告人如果提出新的辩解理由,合议庭认为有必要由双方进行辩论的,可以决定恢复法庭辩论。[9] 【作者简介】 李长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3.html -
了解详情
,U. S. v. LuvN 'Care Intern., Inc., D.C.La. 1995, 897 F.Supp. 941, 946, etc.在最初1970年的法律中,在例外情况下法庭可以批准审前取证。1974年最高法院将其改为特殊情况, 1975年国会修改后的法律改为为了司法利益的例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64.html -
了解详情
有联系,又不相同,应加以区分。死亡原因的确定属于自然科学问题,多需通过法庭科学鉴定加以明确;而死亡性质、死亡方式的确定属于法律问题,需要通过调查、侦查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书、会检纪要等。我国刑诉法只将鉴定结论、现场勘验笔录列为法定证据,结合被监管人死亡的检验鉴定工作实际,只有司法鉴定书以及检验记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36.html -
了解详情
的扫除应该只是迟早的事。 说到这些庭审原则,人们眼前马上会出现庄严的阶梯法庭、正襟危坐的法官、唇枪舌剑的律师和密密麻麻的旁听者。但事实上,这样的典型场景只 笔录,甚至有法官对一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通过电话让另一方当事人质证,从而形成电话质证笔录。正如王亚新先生指出的,这种场面在任何意义上显然都不能被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6.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证人对待,它与普通证人一样具有出庭口头作证的义务。勘验的法官应当就勘验笔录接受当事人双方的质证,否则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六,建立非口头证据排除 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当事人行使辩论权既可以通过书面形式,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法庭辩论应当是口头的。除此而外,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口头原则并没有强调。第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