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地边界纠纷,乡政府在接受刘某的申请后进行了调查,作出了处理意见,后因程序有误予以撤销,在刘某的一再要求下又进行调查,后作出通知,通知刘某其 法定职责的表述,也就是放弃了不作为的形式标准,而采用了实质标准。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不作为时没有使用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表述,而是代之没有依法履行。没有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8.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起公民对政府的信赖。此外,我们还应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一些涉及信赖保护的案件进入复议程序之后,复议机关经审查后认为当事人具有值得保护的信赖利益的 ,对此学术界提出了多种制度构想,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必须妥善解决如下问题:行政规范性文件必须能够得到有效监督,不得侵害当事人的信赖利益。通过司法审查,溯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06.html -
了解详情
体制和依政策治国观念的束缚,行政诉讼制度没有得到重视。这种历史背景使得我国在行政诉讼法制度时,法院审判经验不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备,因而对行政诉讼的 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及纠正,完全符合民主政府制度的内涵。⑩ 再次,作为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机关内部程序,行政复议制度的实践为司法审查抽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76.html -
了解详情
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受理后经审查作出了确认工伤的处理决定。某有限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认为吕某所受伤害不符合认定工伤的条件,遂撤销了某劳动和社会 加选择地保留了表格上所印制的全部法条,结果造成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3、造成行政程序违法的原因。《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前,县(区)级人民政府的劳动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84.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方设定的权利。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相对方享有的行政程序权利主要散见于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部门法中,具体有申诉权、控告权、建议权 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成为其法律意识的内核,从根本上逐渐消除官本位重实体轻程序的主导思想;并晓喻社会民众,提高公民的权利主体意识。 最后,通过救济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0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裁判所制度引起我们的关注由来已久,但是以前我们常常是作为行政复议的参照物而去考察它,忽视了英国的行政裁判所的决定还可以包括类似我国行政法上的行政 行政裁决机关及其人员养成公正裁判意识;并认识到自己应当居中裁判案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的证据规则裁判;调查事实,适用法律做出准确的决定,而不再将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32.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如果把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颠倒过来,种植行为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限指行政行为的全过程或其中某阶段要受到时间限制。因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9)复议 制度。司法审查一旦提出,即进入诉讼程序。强调一点,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交待复议、起诉期限,应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第9条和行政诉讼法第39条之规定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78.html -
了解详情
王某不服,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请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 [分歧] 本案的程序争点在于《条例》第三十条中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卫生行政处罚,行使救济权的权利性规则,该规定前后段分别规定了行使行政复议权和行使诉讼权的情形,该条之所以使用了可以,而未使用应当一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53.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决定或者不予答复不服而提起赔偿诉讼,就把实体争议引入诉讼程序。因此,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应当是指行政赔偿 机关是被告;后者规定,经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24.html -
了解详情
向法院提起履行之诉,要求法院判决行政主体为调查行为并作出相应的行政决定,如果行政决定已经作出,相对人可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复议机关或法院在审查行政决定 的具体权益,相对人一般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法定的强制调查程序被违反,有可能使行政决定据以作出的事实失去可靠性基础时,相对人可提起诉讼,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