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偿,在现阶段的司法体制设计和实践中缺乏制度保障。国家赔偿法只规定了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以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 损害结果的扩大部分是由相对人自己放任造成的,扩大的损失不应由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如受害人对其受损害的财物保管不善以至丢失或无法修复,扩大的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3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身份所对应的利益并不一至,这些差别的利益种类又集中于同一个主体————国家行政权力的执法者————公务员,且无论个体的公务员还是群体的公务员都具有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 制度,即承办人员须对自己所承办的具体事项直接负责任。行政机关无论将来是否会被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其在事前都要在内部确定每个直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胜诉和败诉的制度,设定被告履行举证责任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在什么条件下说明被诉行政机关完全履行了举证责任,法律或司法解释应该作出规定。 证据决不能提倡采纳说,如果那样,“无法无天”的悲剧将会重演。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处于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地位。这一制度对于行政诉讼的后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再审案件来说无疑是站得住脚的。然而,行政诉讼制度则不尽然,行政诉讼案件的被告恒定为行政机关,其行使的职权是国家的公权利,对于这些公权利任何行政 再审。事实上,再审的启动意味着办案法官、主管人员,乃至法院自身将可能承担错案责任,因此现实中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考虑和本位利益的维护,如果当事人不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5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实施这种公务,并负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个专门的行政机关因此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是一个以实施公务为目的而成立的公法人。法国法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6]参见张步洪编著:《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7]参见叶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0.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医疗事故鉴定,当事人不得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在对行政机关依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医疗事故鉴定作出的行政处罚提起的行政诉讼中,或者在就交通事故、医疗 ,涉及“有限公定力理论”和“完全公定力理论”的分歧,详见叶必丰,《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76以下。 [4] “更为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9.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和相对人系在法定期限内主张权利的事实,程序性事实的存在是人民法院行政赔偿案件受案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人民法院立案审查的主要内容,故程序性事实的 责任的宽泛化。特别在一些公共灾害事件中,如果以此认定行政主体的责任,就可能损害行政机关正常的工作程序,最终导致国家赔偿无法兑现。比如“非典”和“禽流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2.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谎言,公有财产谁都可以侵犯,而不需承担太大的责任,例如国有资产流失、政府采购中的黑箱操作、土地资源的浪费、桥梁豆腐渣 水资源由水利部门负责,环境资源由环保局负责,道路资源由交通管理局负责等,且各地的行政机关往往又各自为政,因此很容易导致狭隘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泛滥。而现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1.html -
了解详情
七八顶大盖帽管一顶破草帽”的状况也容易造成重复处罚或执法中相互推诿,滋生行政机关的官僚主义和腐败。对此,迫切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理顺法律问题,建立办事高效、运转 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对违法违纪甚至应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送,而是以罚代刑、以罚代管,客观上纵容了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指导行为或其保障措施,甚至被人们视为行政机关规避法律监督、逃避法律责任的一种表现。这也是行政指导目前受到某些批评的突出问题和重要原因之一。 救济”原则运用于行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所谓“预备性的”、“程序性的”、“中间阶段的”机关行为,包括那些无国家强制力、尚不产生法律效果的非正式行为在内,当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