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只有以直接故意为主观心态的犯罪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或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就不存在犯罪目的。”“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 间接故意构成。”因此,如果行为人由于间接故意即明知可能发生危害后果,但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和翻译的,不构成伪证罪。...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34.html -
了解详情
均可成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四)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应当 ,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重大事故。这里的过失仅指对造成的严重后果而言,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09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我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617.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我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可能由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705.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587.html -
了解详情
大小。? (四)商业贿赂罪的主观方面。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不存在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情况。商业贿赂罪是行贿受贿双方的行为,在当事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意思表示。双方 ,甲是直接故意。第二种情况下,甲是间接故意。第三种情况,甲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考虑到甲主观上不希望乙以外的人知道其捏造的事实,应以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5.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因果关系。直接责任人,是承担罪责的行为人,间接责任人不构成玩忽职守罪。 3.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新刑法已将滥用职权罪从玩忽职守罪中分离出来,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形式。 4.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01.html -
了解详情
的。 3如何判定本案中保管人是否有过错。当事人在主观上有无故意或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刑事案件是这样,许多民事、行政案件也 也就有了但书的规定。 所以,李某没有实施给付保管凭证这一环节也构不成过失。此外,尽到注意义务的举证责任应在保管方,寄存方应负否定的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422.html -
了解详情
地包含着行为人的意思因素,即以故意为特征的意志存在与意思追求和以过失为特征的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法律的直接使命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以人们的意识 留下可钻的空子。 其次,在意识行为即法律上的行为的结构中,行为人的故意与过失无疑是两种不同的结构。仅就故意行为而言,意志的存在似乎不以意志的表白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