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为出卖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就否认出卖人与第二买受人间订立的买卖合同的效力”。〔1〕如果在研究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角度上得出此结论,笔者不否认结论的正确性, 低价转让财产,次买人明知转让财产的行为损害前买人的债权,而且出卖人收受价金后仍难以赔偿前买人因受让所有权不能所遭受的损失时,赋予前买人撤销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08.html -
了解详情
尽相同,难以在民法典中作出统一规定,尽管民法典中可能需要对某些特殊的债权赋予优先受偿的效力,但其与抵押权、质权等典型担保物权在立法目的、特性、成立要件、基本 此一问题在学界和立法机关中存在较大争议。 对于在担保物权一编中增设“让与担保权”或“优先权”的主张,本人均持否定态度。梁稿和法工委稿中关于“让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1.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制度以保全其债权请求权,但它的效力是暂时的,当物权变动实际发生时,被保全的权利便会由预告登记推进为本登记,此时预告登记的效力自然终止。与此相似,就 。[21]对此,《德国破产法》第24条有规定:“为保全破产人的土地权利,或破产人所为登记的权利让与、消灭,或权利内容、顺位变更请求权,在登记簿内记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57.html -
了解详情
处,在于始终须以物权关系为基础。既有物权的追及效力,当然须经登记公示,若未经公示即只能有普通债权的效力(第二百零九条参照)。就此而言,区分所有 在本次会议中提到,德国民法学界对这个原则有无维持必要,最近也已经展开热烈讨论。 [3]让与担保在台湾迄未物权化,不过就动产而言,若不能以占有或登记来对抗善意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45.html -
了解详情
的债权编总则的体例尽管不同,但主要内容都是债的标的、债的效力、债的保全、多数债权人及债务人、债权转让与债务承担、债的消灭等,这些都适用于具有经济价值的债, 不能单独让与,上述规定是个例外。严格地讲,这条规定的“让与人得以对于第三人之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用语不确切,因为对买受人来说,是以接受第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7.html -
了解详情
的物权变动的理论,即是物权变动的结果不再由当事人的发生债权效果与效力的意思表示加以确定,债权契约的效力在于使双方当事人享有债权和负担债务,并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物权变动 应认为系恶意;其三,所谓非善意,指明知或可得而知让与人无让与的权利。因缺少客观的标准,在实践中很难判断“善意”。善意取得制度有客观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3.html -
了解详情
欠缺处分权的契约自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被视为无效。〔7〕在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由于不承认物权行为,物权变动由契约 行为与履行行为结合而完成,至于该无权 确有道理。在无权处分动产时,如果相对人为善意,则该相对人可主张动产善意受让之保护,善意取得该动产之所有权;在无权处分不动产时,如第三人为善意,亦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72.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的实现呢? 1.抵押物的流通 一个正常的经济制度下,财产的流通性或曰财产权的让与性是健康的社会范围的经济流转所必需的,也是财产权名符其实甚至增值的 物权的宗旨在于支配标的物交换价值以保障债权的安全,无论此交换价值附着在何种载体之上,都应继续为担保物权的效力所及。〔22〕原则上,抵押物转让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2.html -
了解详情
否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对于动产,第714条规定,动产所有权之让与,须将物之占有移转于取得者。对于交付外是否仍须有物权合意,该合意是否为无因性,法学界意见 源并不相同的情况。因此,由于智利民法将让渡(物权合同)的效力与权源(债权合同)相联,债权合同不成立或无效,物权合同亦归于无效,故智利民法不采物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2.html -
了解详情
第九编对具体制度之创新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担保权的效力及于嗣后取得财产 、以功能为价值取向的优先顺位制度体系、通知登记制度。其中,优先顺位制度体系 的。第一,关于让与担保,英美普通法上的按揭即可视为其等同物。 从其本义观之,按揭是一种债务人通过将特定财产权让渡与债权人的形式实现担保债权目的的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