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其转让出资来偿债。第一种方式违反了《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后“一经出资,永不退资”的规定,有害于其它股东利益,也不利于该公司的发展, 的巨大浪费。第三种方式在法理、逻辑上不无道理,但执行起来难以真正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众所周知,公司只能在年终时,才能按其出资比例分红派息,受经营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4.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等法规,填补了公司法中的一些空白。但是,众多空白仍然没有填补,比如公司法 规定的时间内不提起诉讼时,该股东可以为公司提起诉讼。为此,公司法应规定可以请求公司提起诉讼的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以及公司不提起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41.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立法并未彰显出公司权力由股东会向董事会的过渡,相反却明显表现出强化股东会地位的趋势。我国公司法对股东会法定职权的规定为其一例;国务院及其所属主管机关数 有所牵连,即使由董事会提名独立董事,我们依然可看到大股东左右董事会意见的情况,独立董事依然无法摆脱对大股东的依赖。这些优越感、担忧和依赖来源于董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61.html -
了解详情
18再如韩国《商法典》第552条第1款之规定:“关于公司设立的无效,限于社员、董事、及监事,关于设立的于取消,限于有其取消权者(如债权人) 直到公司债务全部清偿完毕以前,不得免除股东的出资义务”。28此类规定,不仅反映了各国公司法律对作为现代公司法基石的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尊重,同时也进一步表明,即便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54.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以及立法构想作较为细致的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二、股东的公司解散请求权之立法检讨与弊端分析(一)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解散规定之检讨我国现行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散合营企业并追究对方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仅应对合营合同效力、是否终止合营合同、违约责任等作出判决。合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94.html -
了解详情
权、提案权、咨询权、提起诉讼权等。公司法规定持有公司股份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没有规定股东的提案权;《章程指引》则设专节“股东大会 的欺骗,中小股东的利益何在?值得注意的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十分普遍,金额巨大,以至证监会于1997年3月27日公布的新修订的《关于上市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2.html -
了解详情
股的股东应该说没有召开股东大会的实益。[2]2.关于少数股东的持股时间。德国《股份公司法》及韩国《商法》没有明确规定少数股东持有股份的时间,但《日本商法典》 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四十五日前就前款事项作出公告。”各国在通知、公告的生效问题上,均采取了发信主义,即只要在法定期间发出通知即可,到达与否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5.html -
了解详情
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2—674页。)然而,就股东出资违约责任而言,各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却多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 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其三,关于出资违约责任和资本充实责任的规定残缺不全。表现在:(1)公司法在出资违约责任方面只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违约责任,而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79.html -
了解详情
股东真正贯彻分离原则的若干具体规定,诸如资本多数决定原则、董事忠实义务责任、信息公开制度等,都将随股东的一元化而失效。难怪有些国家公司法已允许设立一 判决对水俣病之受害者有失公允。本案有如下两点值得讨论:第一,关于法人格形骸化要件的认定。本案的审理中,东京地方法院认为,被告母公司实质地支配被告子公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45.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法院一旦发现有如此迹象,通常都要适用“直索”责任。关于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是否需要具备主观标准,在大陆法系的国家,一直存在主观滥用论和客观滥用论之争。在德国,主观滥用论者主要依据的是德国民法典第226条关于权利滥用要件的规定,即“行使权利,以对他人施加损害为目的而获利时,是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