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第23条、江苏省2003年《关于刑事审判证据和定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52条也有类似规定。 在全国性非法证据 证据排除的证明标准是从相反的逻辑层面进行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人民检察院在庭审阶段所出示的证据属于或者可能属于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629.html -
了解详情
办案单位可以复印包括笔录等在内的全部案卷材料),并可向检察院提出意见。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书面辩护意见;审判阶段:依法参加 和证据材料;了解被告人是否被超期羁押及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伤害。向被告人介绍法庭审理程序,告知被告人在庭审中的诉讼权利、义务及应注意的事项。 4、在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18.html -
了解详情
经费紧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择易避难的现象,以书面证言、询问笔录代替出庭证言,以出示证据代替证人当庭质证。 (二)证人作证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不 主动权,,避免了庭审活动节外生枝,保证了审判结果的稳定性,降低了二审改判率,提高了办案效率,而恰恰是这种高效审判制约着证人出庭作证。 二 刑事证人作证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24.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修改。 目前,对于如何通过贯彻《公约》中禁止重复追诉的基本精神来改革我国的刑事审判制度,一些国内知名的刑诉学者已经进行了系列研究。但是,笔者认为,上述 ,定罪的事实认定完全委诸陪审团,陪审团的事实审裁是上帝的声音,即使是庭审法官甚至上诉审法官认为陪审员的事实认定是错误的,也必须将其视为真理,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77.html -
了解详情
无误的复制件; (4)、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程序制作的对物证现场的勘验笔录。 (三)视听资料证据能力的判断标准 2002年4月最高法院的《规定》 的审查,审查合格之后才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崇义, 证据学, 中国人民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68.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体现公共利益的制度建设及其维系作出了每个人应有的贡献[13]。这一点对于刑事诉讼来说就表现得更加鲜明。我们在本文提出来描述证人出庭作证状况的分析框架, 法学》2002年第4期,第82页。 [4]证人出庭作证的计算严格以案卷的庭审笔录中出现了证人到庭并当庭陈述的明确记录为准。且尽管不少案件出现的是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6.html -
了解详情
审分离、不告不理。检察官通过行使提起公诉与不起诉的裁量权,客观上成了刑事审判程序上的把关者,以此防止法官恣意专断。又通过出庭支持公诉并监督审判, ,还应建立犯罪嫌疑人进看守所时的体检制度;[16]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即庭审中遇有被告人控告侦查人员刑讯逼供的,侦查人员应当出庭作证,公诉人根据被告人控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的中心问题是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刑事诉讼法也没有明确被害人有出席庭审的义务,但是,刑事审判的基本任务是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对被告人 的证人;(4)在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搜查、勘验、检查等侦查活动中形成的笔录或书面结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需要出庭接受质证的相关侦查人员及见证人;(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7.html -
了解详情
重审没有次数限制,使得被告人可能多次被同一家一审法院进行审判。再如我国的审判监督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即使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如果其存在事实认定或 率不高,鉴定人基本不出庭,使得法律规定的交叉询问只是对被告人的交叉询问,庭审质证也往往是走过场。由于各种原因律师的出庭率并不高,法律援助的范围又较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2.html -
了解详情
进入审核阶段。大审法院院长或院长所指派的法官得依共和国检察官之请求举行公开庭审,听取当事人及律师的陈述说明,并作出审核裁定。如果审核法官核准了检察官所 的刑事程序。对于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及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应当适用刑事审判的普通程序。对于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则可以适用相对简化的程序。 【作者简介】 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