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告人通过犯罪行为所获得的资产及利益,在其缺席的情况下作出民事判决,不受刑事诉讼法缺席审判制度的限制和制约,这不但可以有效维护民事原告人合法权益,同样 ,徜无公正,效率即失去意义。民事诉讼采取优势证明标准,突出的是效率,而刑事诉讼采取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就是突出公正的价值。司法程序之所以比其他救济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8.html -
了解详情
。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法律规定与《公约》中规定的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刑事诉讼法》第93条关于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表明被讯问人 情况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听审程序、证明责任、例外情况、价值分析,以及审判、起诉、侦查机关的作用,参见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0.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判或者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对被告人不利的其他错判,但是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规定,没有将这种情况包括进去。[29]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 ,还可以将一审法院所作判决中认定的罪名直接变更,从而强加给被告人一个未经起诉、未经一审审判、未经上诉或抗诉也未经二审法院重新审判的新罪名。这也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更是明文规定精神损害应当赔偿,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民事诉讼应包括作为起诉对象的罪行所造成的物质的、肉体的和精神的全部 几乎都有精神损害,其范围广泛,程度轻重不同,标准也难以确定,操作不好把握,不利于及时结案。这种认识不完整,全国各地基层法院已审理大量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构成要件。同时,检察机关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检察机关已没有免予起诉权时,才将免予起诉决定送达当事人,程序违法,因此本案在实体上程序上 追究责任制。并非被纠正的案件就都是错案,对错案的标准应该作出严格的界定,以主观存在故意、工作严重不负责导致严重后果为错案的前提条件。一旦被界定为错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25.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协商可在执法人员能看得见但听不见的范围内进行。《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93条规定,警察或监所官员对于囚犯和律师间的会谈,可用目光监视, 的权利,但享有通信权的时间是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第三,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会见通信权不包含辩护律师与被追诉人交换文件和物品的权利。我国《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73.html -
了解详情
协调指挥,控申、批捕、起诉、监所、法纪等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监督格局。 六、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措施 从《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 机关消极拖延的现象。而且,要尽快补充完善立法,规定统一的法律文书和使用标准,明确《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通知立案书》、《纠正违法通知书》、《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5.html -
了解详情
第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最终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追诉声请;如果是检察机关作出不予立案侦查、不起诉、免予起诉等处分的,被害人最终可以请求法院裁决是否继续诉讼程序。所谓最终可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法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三大诉讼法中均存在这一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程序做出的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适用基本可信的证明标准。 [5]方案二:在刑事诉讼中区分起诉标准和定罪标准。起诉的证明标准:检察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智,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78.html -
了解详情
中,被告人一般必须出庭,如果被告人不出庭必须有其辩护人或代理人出庭。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由法院指定辩护人为其辩护。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408条B款规定 的案件。为便于实施,司法机关作出多项司法解释,明确了一些具体问题:检察院起诉应随案移送全部卷宗和证据材料;启动简易程序以法检两院共同同意为前提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