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的表述提出异议,一些学者不赞成把刑事责任写进民法典。认为刑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应由刑事法律规定,没有必要在《物权法(草案)》中规定侵害物权构成 、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情形,《刑法》只分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613.html -
了解详情
,乃至关涉生死抉择。 笔者以为,之所以在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上陷入困境,是因为未能准确把握国家工作人员主体的本质特征,以致纠缠于公务与劳务、委派与委托之类 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4-237页。质言之,本款是将原本应评价为诈骗罪的行为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故属于一种特殊规定。 [39]参见谢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124.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描述案件事实,如果乙法官要将其认定为诈骗罪,他就会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描述事实,阅读判决书的人一般不可能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人物周刊,2013,(43):48. ⑷有的法院、检察院招录了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毕业生后,和他们签订合同,要求他们三五年内通过司法考试。有的人虽然在此期限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616.html -
了解详情
该企业负责人在实施该行为时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同时,正如自然人为了第三人的利益而实施诈骗罪的仍然构成诈骗罪一样,单位为了第三人的利益 ,同样的剧情又会再次上演。由此看来,现行的单位处罚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单位犯罪处罚制度。在单位犯罪的认定上,导人单位自身责任即单位自身过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826.html -
了解详情
、常用的但在法律中有其专门含义的术语、专门法律术语和技术性术语,[24]都需要参照相关部门的规定。例如,金融诈骗罪中的集资、恶意透支、金融凭证、有价证券等, 抓人的通知》,要求公安机关正确区分诈骗、走私等经济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凡属债务、合同等经济纠纷,公安机关绝对不得介入。但在司法实践中,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49.html -
了解详情
阐释,其中不乏对有关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内涵的确定性解释,如明确指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结合该罪的侵犯客体和立法目的进行具体理解和把握,只要是发生在生产经营领域 业务的代某某等人被控非法侵入住宅罪、强制侮辱妇女罪的认定中,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在查清案件事实后认为,其行为只构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而不构成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47.html -
了解详情
相反的证据推翻这一推定,否则推定的事实成立。这种关于主观要件事实的推定,涉及的罪名主要包括: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盗伐、滥伐林木罪,盗窃、抢劫、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等主观要素,并将此类主观要素的认定,视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前提条件。应当说,刑事主观事实的证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仅靠口供等直接证据证明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照管。信任而托付照管在现代就是交由别人占有。这和现代刑法中侵占罪和盗窃罪的认定的关键在于是否由行为人占有财物而区别简直就是一样。古今刑法理论在某些领域内是相通 认定为诈骗罪,也不应将侵占罪与诈骗罪实行并罚,而应仅认定为侵占罪。(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68页。)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17.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期诈行为。将两者串联起来,则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钓鱼欺诈特指那些 上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处分其财产的行为。结合钓鱼欺诈的行为特点及当事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在触犯刑律时,利用诈骗罪对钓鱼者绳之以刑无疑是合情合理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63.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期诈行为。将两者串联起来,则不难得出以下结论,钓鱼欺诈特指那些 上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处分其财产的行为。结合钓鱼欺诈的行为特点及当事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在触犯刑律时,利用诈骗罪对钓鱼者绳之以刑无疑是合情合理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