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 原则;3.正当程序原则;4.行政裁量禁止恣意原则;5.司法审查原则;6.责任行政原则。这两大精神支柱是:1.民主行政,指在行政上对国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6.html -
了解详情
监管职责的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笔者注 在《关于合同制民警能否成为玩忽职守罪主体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合同制民警应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从这两个司法解释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显然承认了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6.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存在改变罪名的问题。刑事实体法重视实质合理,重视保护社会。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以及刑罚制度等实体事项的规范自不待言;即使是有关操作性事项的规定也是如此,以 效力的从旧兼从轻原则为例。假定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以前因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50.html -
了解详情
公务的人员作出具体界定,加之理论界观点不一,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时屡屡发生歧义。如公务员是否包括集体公务人员、村民委员会负责人,由于 刑法》第409 条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主体是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而实践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流行的直接责任者主要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5.html -
了解详情
;拒不执行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书》的;故意包庇,不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对常委会实施个案监督工作中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都应当追究其责任。 办法要好得多,这样有利于加强和规范人大常委会对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有利于促进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严肃执法,公正司法,遏止司法腐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8.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但职权是不能放弃的。放弃职权就等于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就是失职。人大只有必须实现法定职权的义务,而没有可行使与可不行使的权利。宪法 和命令;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有权监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在人大监督上,全国普遍的问题都是人大自主监督乏力,而各有关机关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5.html -
了解详情
宣传、预防咨询和警示教育课,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筑牢防范职务犯罪的思想防线, ,2011( 9) . [3]杜晓,谷艳东. 食品安全事件为何屡屡发生? 背后失职渎职腐败严重[N]. 法治日报,2011 -04 -06. [4]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813.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权责关系,而且也可进一步明晰政府在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中的监管责任。 一、 环境行政权功能转变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 治理体系中,一方面,环境行政权将继续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应有责任;另一方面,为顺应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其自身功能在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阻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172.html -
了解详情
三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应当移送监察机关 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89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而在社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的当下,由于政府自身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相关 、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等过程中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促使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审慎用权; 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广泛进行预防宣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3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