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阻碍之一。这些格式条款,看似冠冕堂皇、顺理成章,商家使用起来也是“理直气壮”。但是,由于这些条款的拟定缺少另一方当事人的参与,缺少订立合同的 型”或“三当事者型”。其适用范围不象自家型那样单一,而是发行者与多家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签订契约,此种情况下销售收入往往全归发行者所有,只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2.html -
了解详情
历史的现行民法和商法典,这部新法典将包含民法、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这些法典之外的私法法规,并把越来越重要的法官法(判例法)编入其中。2.旧民法典颁布于1838年 一言以蔽之,即概括性规则先于细节性规则,有时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这在有关合同的规定中尤为明显,相关规则不仅可以在第7编及第8编的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32.html -
了解详情
商品经济的根本要求,第一次在法律上规定了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即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原则、所有权绝对行使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从而“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新法典时当作基础来 平等的意愿,节约时间,方便履行是可取的,但如果限制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无异于强加于人,就背离了合同的要求。民法、行政法、经济法以其本身调整职能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0.html -
了解详情
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11月《海商法》,1993年10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2月《公司法》,1994年5月《国家赔偿法》, 在经济生活中恢复个人地位,确立经济权利自主、企业自治和契约自由的原则,这些正是民法体系的十分重要的基石。这场国家立法转向也已经蔓延到全部法律体系的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34.html -
了解详情
到现代社会,民法从追求形式正义逐渐转向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如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如日本的前借金契约从战前的有效到战后被确认无效。[7]现在法律更注重 提供尽可能的帮助。[8]所以在这些领域中,法律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牺牲了合同自由,这是应该的。除此之外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对合同的形式进行要求都是不应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77.html -
了解详情
法之中得以出现,也就顺理成章。就其具体步骤而言,首先是在经济合同法(1981)中对合同的担保较为简单地规定了定金、保证、留置三种方式;接着民法通则(1986)对债权 保留的水平的扩大”。详见(日)植木哲:《消费者信用取引と担保》,载(日)米仓明等编:《金融担保法讲座》,(日)筑摩书房1985年11月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4.html -
了解详情
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11月《海商法》,1993年10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12月《公司法》,1994年5月《国家赔偿法》, 在经济生活中恢复个人地位,确立经济权利自主、企业自治和契约自由的原则,这些正是民法体系的十分重要的基石。 这场国家立法转向也已经蔓延到全部法律体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4.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不必也不能如社会法预先确认劳动者、消费者等主体那样预先确认需要特殊照顾的诸如公有制主体、贫困者之类的“目标团体”。即使我国物权法必须依循中国社会所有制的 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14条均设有如此规定。 [31] 陈荣传:《分管契约可否对抗应有部分之受让人》,载苏永钦主编:《民法物权争议问题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13.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自由、支持私法自治制度功能,与保障私有财产、契约自由共同构成近代市民法的三大支柱,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错原则本为侵权法归责原则,但由于 ,不构成行政赔偿中违法,相对人对此只享有反射利益,无权请求侵权救济,如消费者不得从国家未能禁止疫区食品外输,身体受害而请求国家赔偿,因为此时国家机关违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的绩效,进而要求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进一步执行消费者取向的政策制定标准,从而产生令人满意的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v]它的创新在于主张公营部门私有化,强调政府 扩张,微观上收缩。西方国家为了使行政权有效地运转和提供充分的给付,授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和准立法权、准司法权。从形式上看,我国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