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殊性,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遭受损失的大小,被告人赔付能力的差异,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难以找到统一的标准,所以要针对附带民事双方争执的赔偿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解当事人的想法,找到矛盾的切入点,以确定具体的调解方案。比如有的案件被告人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是如果支付聘请律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79.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在程序与实体的适用上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发展权。处罚时,应充分考虑 根据该精神,对附带民事赔偿的刑事案件,要先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有条件和解的,要积极创造条件达成和解。被告人一方积极做出经济赔偿并且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7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结果。 (二)完善财产保全制度。一是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告知被害人有提出附带民事赔偿的权利,可以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由公安 。在实践中,有一部分案件的申请人和被告人经济都很困难,此时申请人的赔偿金一时很难执行到位,如果解决不好申请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将给社会造成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53.html -
了解详情
应给付的金额中予以扣除。刑事案件尚未作出最终判决的,不影响民事案件的赔偿数额的确定,并可在执行阶段解决数额扣除问题。受害人以犯罪行为人和对造成损失有过错 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的规定,由于未经追赃,在被害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审理中,被害人的损失数额无法确定,民事责任主体的赔偿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08.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重申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规定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同时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 ,于是,解决被害人的赔偿问题就成为普通刑事和解的首要目标。 [17] 3.案件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在混合/补偿模式下,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案件适用范围与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4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正确的:第一,不承认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是极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例如,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如果侵害的程度较轻而不构成诽谤罪,被害人有权要求 解释》,民商法研究,第四辑,法律出版社; ⑵江梦榕,《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的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⑶万刚俊,《完善精神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8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并实现相对正义) 的需要。由于被害人与加害人通过刑事和解这种契约形式达成相互谅解和经济上的赔偿,就能够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兼顾被害 怎样确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刑事司法实践,一般情况下,以下三种情况可划入轻微刑事案件的范围:(1)最高法定刑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3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事法律规定不得类推,判决书却用古代寓言来推断现代刑事案件,这是不妥的。其实,这个寓言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偷东西的人并不在于他是不是掩了耳朵。去偷门铃, 罪刑人定、法无明文规定亦类推定罪。 整个许霆案件的审理过程有罪推定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郭国松认为,重审一审是一场有罪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69.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本文将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被告人自报身份虚假陈述案件的特点 笔者 虚假陈述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一些被告人为逃避财产刑或者民事赔偿义务,犯罪后,故意虚构自己的身份或冒用他人身份,刑满释放就逃之夭夭,使受害人在经济上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8.html -
了解详情
所受到的侵害,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它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的程序性机制,在尊重受害人、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了其优势。 二、时代背景与起源 的实现,不一定要采用刑罚手段,刑罚之外的手段,比如类似于民事责任的赔偿和道歉,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刑事和解论可以被认为是和社会责任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