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作为论证依据或学习榜样。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是一个法理学问题,也是一个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所共同面临的课题。然而,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对宪法与行政法的认识只停留在 人员之间的内部行政法关系更是一种“特别忠诚义务”关系而不能纳入统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渠道,行政法的人文精神还停留在19世纪西方古典行政法的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2.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保护首先是对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都把对相对人 “一站式服务”);或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一个办公大厅内联合、集中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政府超市”)[⑤].执法方式、执法程序与执法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5.html -
了解详情
常常由法律给相对人配置一定的救济权(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虽然法律大多规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不影响行政决定的执行,而社会生活中又常常是当 积案急剧增加法院执行是力不从心。司法程序复杂久拖不决,此种情形多有发生,大大降低了行政效能。当学者和立法司法工作者抱着满腔的社会责任感,以为让法院承担更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1.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使回避制虚置。我认为,能否有效地实施行政回避制度,需要行政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相关的行政法律制度合力。而这一合力能够产生实效的前提 机关、决定方式,时限等做出明确的程序性规定。2.明确列举回避的法定情形。行政程序法必须在确定“利害关系”为回避前提条件下进一步详细列举若干种常见的利害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3.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 人民法院在各类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常遇到与此案相关的作为证据出现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效力审查认定问题,如刑事诉讼中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被告人年龄证明的证据 行政行为是否可能将要或正在、已经经受行政诉讼审查或其它行政救济(如行政复议)这一存在状态,因为尊重前一行政救济程序,应是处理这一问题的基本理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72.html -
了解详情
业务素质不高,对职权的理解出现偏差,忽视了对一些法定职责的履行;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了解,从而对自身的法定职责心中无数。 3、行政 机关的职责分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最后,还应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行政不作为的受案范围,规定对行政复议不作为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行政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2.html -
了解详情
得以形式上的确定。换言之,在法律规定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必经之前置程序的情形下超过复议期限未请求救济,或者在行政复议未被规定为行政诉讼前置程序的情形 力先生在讨论“市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触犯的法的涵义时,亦把行政行为理解为具体、个别法律规范,属于广义的法范畴。参见许宗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7.html -
了解详情
于不顾,以便套入现有行政诉讼的模型之中。其最主要的制度依据就是《行政复议法》第6条(六),这是典型的拆解理论,将农业承包 一点显得比一般民事合同中的权限问题更为重要而有意义。 在英国,对行政机关的缔约能力,法院原则上采用“明示或默示授权”原则(“express or implied authorit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成为公务员的权利,但是,担任公务员并不是公民天然的权利。对公务员的任免属于行政机关裁量权的范围,一般并不存在违法或者侵权。 与公务员的任免不同,对公务员的 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该条规定中暗含着对《国家赔偿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指导实效性而采取了具有利益诱导性、精神引导性甚至某种事实强制性的保障措施,因此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受控性和救济性问题就成为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焦点。 机关对当事人的赔偿请求不予支持或不予答复时,该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寻求救济,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寻求救济。理由说明:意思自治、诚实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