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立案条件的问题。我国刑诉法规定立案的法定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条件的规定由于违背人的认识规律而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因为 。另外,某人的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最终取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而立案制度却要求侦查机关预先作出判断,这实际上就是把本属审判机关的权力交给了侦查机关,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71.html -
了解详情
,也极大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社会危害性很大。二、律师因民事诉讼被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伪证现象,己引起执法者的重视,以前,民事诉讼伪证被发现,其 后者中妨害作证的行为是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 4、情节要求不同,法定刑不同。 对于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前者中只有帮助当事人毁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01.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在夫妻、父子、父女等之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亲属间可以达成谅解,追究刑事责任则比较牵强的;因此此类案件可以分流给公安机关尽快调解处理,而不必一案 之词。此时受害方往往夸大危害后果,推卸自身过错,以此为借口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承办人员应当保持客观立场,具体分析案由及双方过错。对于一些挑拨伤害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665.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但认定民事纠纷存在证据是 充分的,证明民事纠纷存在和证明民事合伙存在并不能要求相同的证明条件,二者必须区别对待。对于民事盗窃而言,只要有一定证据证明确有 犯罪处理;如果所 盗财物价值高于所存债权数额并且相差很大的,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2]。当然,所盗数额接近或略高于债权数额,无甚争议,关键在于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8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已经构成了挪用公款罪。 处理结果及理由:贾某某担任经理的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位于借款人虞某某当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某某村。被告人贾某某 行为没有必要要求行为人承担两种法律责任,因此,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彰显刑法的谦抑性。 补缴税款成为偷税罪初犯可以有条件选择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54.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抚慰金的表现形式。因此,受害人提出的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实际上就是要求精神抚慰金的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 、不起诉或者宣告无罪的决定。但是,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也不意味着一定是合法行为,因该行为而使被害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应当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应均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要求附带民事诉讼的,应由其主管组织或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提起。被害人在附带了事诉讼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不例外。从理论上讲,共同致害人包括被告人、未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和在逃犯,这里所指的共同致害人不包括被告人在内。1、未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1.html -
了解详情
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颁布法律解释。作为法律执行机关的人民法院,处在了法律与社会生活要求的前沿,一方面能较为及时、全面的了解这种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又通过审判的实践 案件的审理,即程序上的事务具有附带性。因此,对刑事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应当判刑等依据刑法的规定,实行罪行法定主义。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89.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在夫妻、父子、父女等之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亲属间可以达成谅解,追究刑事责任则比较牵强的;因此此类案件可以分流给公安机关尽快调解处理,而不必一案 之词。此时受害方往往夸大危害后果,推卸自身过错,以此为借口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承办人员应当保持客观立场,具体分析案由及双方过错。对于一些挑拨伤害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不定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甚至在立法上明确鼓励公民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国家对弱者的一种关怀和事后保护,符合人性要求。若果国家将正当防卫行为 显示刑罚的个别化原则。 第三,如何避免司法滥用的缺陷?无期待可能性作为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并且采用行为人标准,无可避免会引起人们关于是否会造成司法滥用的担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