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人们为自己与他人订立契约时,或对他人赠与财产时,亦得订立为第三人利益的条款,作为该契约或赠与的条件。如果第三人声明愿意享受此条款的利益 各国多赋予消费者以后悔权;甚至对一些特殊合同的形式的特殊要求,以及将不正当影响作为合同撤销的原因等都是为了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11]第五,对于劳工保护的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0.html -
了解详情
真意保留) , 用假离婚骗取单位多分房(通谋虚伪表示) , 因开玩笑作出赠与承诺引发纠纷(游戏表示) 等情况时常可见, 而由于法律对此类情况没有明确规定 , 则其在一些情况下自己主动撤销合同, 这就可达到使合同无效的目的,若没有撤销权,则其失去了主动撤销合同的可能性”[6 ].还有学者认为,“我国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61.html -
了解详情
引文看,立法者主张法律行为属合法行为。为避免出现“无效法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法律行为”等所谓“矛盾概念”,《民法通则》用民事行为概念取代法律行为概念,规定了 的表现。 《合同法》第四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效力包括两部分:要约的效力和承诺的效力。要约和承诺通常不同时生效,但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3.html -
了解详情
(如对婚外同居人所作的赠与合同);非法的射幸合同(如赌博合同);违反人格和人格尊严的合同(如以债务人人身为抵押的约款,规定企业有权对顾客 违法没什么,大不了白干一场。 不法原因给付制度或相似的不法约定制度就己把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与可撤销合同、效力未定合同的法律后果区别开来。这一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它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89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有溯及力会损及善意第三人, 同时如交易的履行已产生一定的后果, 此时客观上不可能因决议的撤销而溯及恢复原状, 如新股发行事项, 否则严重危及交易安全 三人的股东身份, 在此后科创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通过陈木高将部分股权赠与固生公司提案时, 红日公司和蒋洋参加了会议, 且未表示反对。红日公司和蒋洋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794.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对要约设定了自动承诺,当要约到达时受要约人的系统便会自动发出承诺,合同即告成立,因此,要约的撤销并不具有可行性。可见,虽然智能合约可以缩短缔约人意思 。因此不宜因少数情况而牺牲智能合约的履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缔约人来说,相较于变更合同的自由交易,效率更加重要,如买卖、赠与、承揽等一次给付的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266.html -
了解详情
的界限,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意思表示。对于夫妻双方约定一方婚前所有的财产归另一方的情形,不适用赠与合同,仍然适用《婚姻法》,对双方产生约束。 (二) 确立 解释三第6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 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 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143.html -
了解详情
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十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违反规划,约定将业主共有的绿地、空地、露台等赠与买受人或者由买受人专用,或者约定出卖人利用建筑物共有 虚构事实,或者明知另一方当事人的条件不符合政策要求仍诱导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因合同无法履行请求解除或者撤销合同,并要求对方当事人赔偿损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592.html -
了解详情
1、有效合同的第三人可以主张撤销。2、这种情况很少。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只有《合同法》第74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 ,危害债权的实现时,申请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4、出现这种撤销情况,包括债务人将财产无偿赠与他人,或者免除他人的债务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属于恶意串通,或者财产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6878.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人均可主张。所谓自始无效,对买卖、赠与等一时性合同固属合理,但对雇佣、合伙等继续性合同则将产生复杂的法律状态。为了避免依不当得利规定处理所为给付 ]但笔者不赞同我国民法理论对此予以继受,原因在于合同的可撤销在我国现行法上是个独立的制度,尚处在建立过程中的相对无效制度及其理论在原因、法律效果和程序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4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