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指外国有关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明确法律意义的文书,如一国的法律条文、判决书、行政裁定书、政府函件等。在公证证明上要求证实外国颁布机关的签发为真实应是 证据与域内证据进行正确的区分,其实是要进行证据证明的一个先决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只是作了一个较为笼统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案件,失去监督和制约机制造成的。因此,为避免陷入法院判决书成为一纸空文的困境,为维护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严肃性,确保检察机关能有效行使审判监督权,保护国家、 检察部门及侦察监督部门。 1996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若干规定》(修改一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8.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1996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检察机关对先予执行的民事裁定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审理问题的批复》、1998年施行的《 的调解书经签收后具有与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同等的法律效力。从理论上讲,调解活动应当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9]4号规定: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49.html -
了解详情
,假设债务人1个月内只还了5万元,还欠1万元。债权人要求恢复执行原生效判决书,但债务人不同意,只愿意再还1万元钱。那么,该如何处理该案呢?根据 反对意见,总的来看,主流的观点主张制订单行的强制执行法。早在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即开始着手起草(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迄今《草案》已修改完成了第4稿。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在部门法没有具体规定,而宪法有规定的情况下,引用宪法。其三,在判决书中引用宪法条款,既是强调了宪法在审判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也是针对 选举(任命)产生,它们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我国的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没有立法的权力和解释宪法的权力,而只有适用法律(不包括宪法)、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9.html -
了解详情
对双方当事人都不利,例如,在怀疑原、被告试图通过虚假诉讼来骗取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时,法院所进行的收集证据的活动。 第二,程序的启动不同。依 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428页。 [11]1979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的统计表上共列了10类纠纷,全国法院受理的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了人民法院的工作负担,在当前我国民事审判力量较弱的情况下,实行两审终审制是较为适宜的。 2、可以使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摆脱审理上诉案件的工作负担,集中精力 将第三审原则上确定为书面审,对书面审的案件,当事人在上诉状中仅对判决书中的法律适用提出异议和理由,终审法院仅对下级法院适用法律上的适当与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8.html -
了解详情
,就有可能影响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性,以至于消弱证明力的程度。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规定:证人提供的对其亲属关系或者其它 结果,有些审判人员怕案件审理期限超期,不再另定开庭时间,图省事即在制作判决书时直接引用并予以认定,这在程序上是违法的,应予以纠正。 总之证人证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的执行权,包括法院自己做出的生效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等等,也包括仲裁机构做出的生效法律文书,包括裁决书、调解书等等, 。比如,2000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问题的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6.html -
了解详情
利于增强人们的法律信仰,提高司法的权威性。 二、民事案件案由的定义及理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38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 中既能够对应唯一的案由,又不被排斥在整个案由规定之外。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将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