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后者,侦查机关往往难以执行。另外,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委会对公安机关提请许可拘留(或其他限制人大代表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许可后,检察机关又提请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较轻的违法行为,都可以采用这种制裁方式。减轻处罚虽然不会使犯罪嫌疑人被宣告无罪,但在以后的量刑上可以减轻对其的刑事处罚,因而其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3.html -
了解详情
其一,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行使拘留权并无过错,但在其后的侦查中却由于执行拘留的条件不是最终定罪的依据,难以认定当事人犯罪。《国家赔偿法 是不合理的,因为错误拘禁给公民精神痛苦往往是十分强烈的,会极大地毁坏其身心健康。因此,精神损害与其他人身权益一样都应得到法律的一体维护,而且精神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58.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效果上,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一定刑罚的刑期的实质性消灭,且这个消灭是机械式地、数字式地扣减,与犯罪人的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无关。它不会因为犯罪人的 姑且把它称之为狭义的羁押,因为一般意义上的羁押并不一定都为司法机关适用如行政拘留,也不一定都是刑事措施,如当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教养等。 [42] 拘束,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12.html -
了解详情
说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刑讯逼供行为。这也是检察院自侦案件在公安机关看守所内的提审活动为什么不会发生刑讯逼供行为的原因。然而公安机关看守所与公安机关刑事案件 机关办案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因此缺乏见证刑讯逼供的证人证言。而且由于刑事案件从拘留到提请批准逮捕最长可延长至30日,从而使得犯罪嫌疑人因刑讯逼供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8.html -
了解详情
官府的权力,依赖官府的权力。只要能够解决纷争,赋予国家机关以更大的权力也不会引发国人的异议,能够引起人们异议的倒是将犯罪嫌疑人置于与国家机关的同等地位。 的侦查过程中,都有权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决定刑事拘留。也就是说,在拘留的适用问题上,侦查机关拥有绝对的决定权,而不受任何中立的司法审查。同时,一旦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表明: ,那么就会存在一个问题,立法上若过于坚持客观性原则,是否会在实践中导致在逮捕的事实条件还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对存在重大犯罪嫌疑的人采取该强制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49.html -
了解详情
或通信。(第36条) 4、羁押期限的规定 (1)侦查阶段 对于拘留,法律要求公安机关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特殊情况下可延长4天,最 种方案放在我国当前时期总有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我们绝不能指望改革会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坐等不前,要直面现实,根据我国实情采取改革措施。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77.html -
了解详情
4.犯罪嫌疑人有权知悉有关人员的姓名等身份情况。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有权知悉执行拘留、逮捕、搜查、拘传或进行讯问的人(警察)的姓名、职务以及所属的公安机关。但 年3月19日。如果侦查人员在传唤时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出示相关的法律文书,使被传唤人的知悉权得以实现,也许这一悲剧就不会发生。)二是有权知悉担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8.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不与确认,无法继续申诉程序 针对法院对于判决检察机关赔偿过多的情况,检察机关在制订人民《检察院赔偿工作规定》时,把确认放在了办理赔偿案件的首要环节,对于 ,不利于保障人权。对存疑不起诉一律不赔偿,又将会导致司法机关滥用权力,仅凭一两个证据材料拘留、逮捕嫌疑人,这与国家赔偿法立法本意一一制约和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1.html -
了解详情
所在,定期全面申报制度推行起来不会容易,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行,必须使被执行人感到不如实申报,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目前在立法中或司法解释中 财产申报的,属故意抗拒执行,人民法院可直接对被执行人(申报义务主体)制裁,予以拘留并可同时处以罚款。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罚措施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