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面广且持续时间久远(只要相关网站存在且未遭破坏,相关的政府信息就会存续持久。网络社会中政府公报、报刊的辐射力逐渐减弱,电视、广播更加注重政府 的建构或多或少也可能还算是一个小小的裨益。 民主的信仰,参与的实践,开放的信息,公民社会的道路或许会由此徐徐铺开...... 【作者简介】 林华,单位为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5.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是点击流数据,还是cookies和webbugs,都能轻易地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客户名所包含的信息量要远远超过传统商务环境下编辑的客户 消费者造成精神或物质损失的,应当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二)赋予客户个人信息决定权 隐私权的实质在于个人自由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与外界沟通。就此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14.html -
了解详情
产权》2007年第1期,页2225;黄珈庚、邓娟、桂婕妤:网络环境作品的临时复制问题比较与界定,载《行政与法》2004年第2期,页102104等文。 [37]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记者问,(http://www1govlcn/zwhd/2006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0.html -
了解详情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这不仅关系到目前如何保护我国游戏玩家和运营商的利益,也为我国未来相关立法作好理论准备。 关键词: 游戏物品 网络犯罪 盗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到2003 年年底,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超过了3000 万台,上网人数已近8000 万,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9.html -
了解详情
特点 网络犯罪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借助高新技术的手段实施的一种犯罪行为,网络犯罪与当今信息时代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智能的犯罪。具体 对象范围的认定。如果教唆的对象不特定,则为煽动,不属于教唆。利用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如电子布告栏系统(BBS)进行煽动犯罪的情形以及提供针对特定系统之破坏软件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因而被判有罪。该案引起的争议是:在超地域、超国界的全球信息网络系统上,人们是否必须遵守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所有稀奇古怪、相互冲突的法律。 则根本不可能及时破案。在德国,为了打击INTERNET上的犯罪行为,特别设立了网络警察组织,他们坐在计算机显示屏前,就可以追查INTERNET上各种形式的犯罪,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00.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状况极不相称。 使用电磁炸弹攻击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一瞬间将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所有数据和应用程序全部破坏。而刑法第二百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这个年龄段的人心理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矛盾当中,接触网络大量庞杂信息的同时,容易造成是非不分。不对其进行刑事处罚,他们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11.html -
了解详情
,版权保护的义务规则要比专利法多,其原因在于版权和专利的保护对于信息成本敏感程度的不同。[10]版权保护的义务规则主要体现为法定许可制度和强制 Texas L。 Rev。 793, 786(2007)。 [7]参见焦和平:《论我国著作权法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完善》,《法律科学》2009年第6期;靳学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34.html -
了解详情
]此后,视频分享网站多次被提起著作权侵权诉讼。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统计分析,近期网络著作权纠纷案数量激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频分享网站中盗版内容频出。[2]虽然视频 著作权专有权利的角度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的著作权专有权利是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其控制的行为将视频文件上传至网站服务器存储并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69.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当一个社会视法律为无物时,暴政的噩梦也就为期不远了。网络上信息泛滥,真假难辨,缺乏自律的口口相传是滋生多数人暴政的温床。以简单武断的 有4 001万,未成人在网民的总数约占了20%,(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样的比例在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