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剧。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全国检察机关在1999年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县处级干部2200人,厅局级干部136人,省部级干部3人;2000年 ,在案件查处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查处重点放到较易查处的公司、企业人员的腐败案件中,而对民众最为关注、反映最为强烈、事关反腐成效最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7.html -
了解详情
隐匿、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八、公司、企业人员受贿案(刑法第163条)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向关系人发放贷款案(刑法第186条第1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094.html -
了解详情
很少,现在要自己用钱购买自己的经营所得,导致心态失衡,产生隐瞒资产、职务侵占等趁机捞一把的犯罪意识。[3]5、法不责众心理作怪。有的国企领导人认为: 犯罪。主管部门委派的国有股东代表、公司监事由于长期与公司经营人员共事或为己私利而不正确行使监事职能,企业经营者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监督,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15.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 问题就显得很清晰明了。首先,行为是否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列举的七项具体职务行为的内容,只有严格具备这七项内容的规定,才具备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公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20.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个人认为,首先受委托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次,经营、管理国有财产是从事公务的具体化,即可视为从事公务。 人员可以成为共同贪污犯的实行犯。因为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便利,采用侵吞、窃取或是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非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53.html -
了解详情
,但符合此罪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规定。2.医生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药商的回扣。这符合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客观方面的要件。医生虽然不直接 情况, 一些医药厂家转变了方式, 以赞助科研项目、学术活动等种种合法名义,给予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以利益的, 是否都属于受贿呢?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40.html -
了解详情
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既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也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所以对非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佛教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 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81页。 6、中国法制出版社编:《职务犯罪立案定罪量刑标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8页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08.html -
了解详情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具体包括两类人员:一类是国家工作人员。(1)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例如: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智能性和快捷性作案,大肆侵吞公款。 5、 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干部犯罪案件增多。近年来,担一把手贪污犯罪现象比较突出。据官方公布的数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8.html -
了解详情
罪加以保护。 挪用给私有公司、企业的是公款,挪用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同样也是公款,挪用公款给其他单位使用损害的社会利益同样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公共 本人使用,同时还包括给其他人和单位使用。囊括了所有的自然人和单位。准国家工作人员犯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解释,必须参照刑法第384条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解释,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79.html -
了解详情
而受贿罪规定在刑法的第八章贪污贿赂罪中,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3]可见,二者不仅仅 的共犯不妥,只要双方通谋,有共同的受贿故意,并且具有共同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即可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至于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1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