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52条规定: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以及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对于这类行为,任何人均可主张无效。任何人自然就包括更能积极 、法人或其他组织先向检察机关检举或报告,请求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逾期不作处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才可以自己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民的权益自然也会受到侵害。因此,需在制度设计上给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资格给一个名分。当检察机关对违法行政行为拒绝起诉或不作为时,公民可以 的主张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可。在2005年8月30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民事行政诉讼中检察权配置问题研讨会上,与会的20多位资深法学专家一致认为:检察机关介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8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有申诉的权利,但这并非诉权。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诉权是公民所享有的请求国家司法保护的权利,即纠纷主体将民事纠纷引入民事诉讼,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 的规范,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况且外部监督以提起再审的方式的进行,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和当事人处分权主义的基本原理,实际上侵害了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规、规章,给国家利益、社会公益造成损害的组织和个人有权追究其行政责任,没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笔者认为应将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构建环境公益诉讼。行为人 在性质上,他们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以及一般行政诉讼中的行政相对人,他们是以公益的名义起诉的,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即使是公民、社团也是代表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6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得不到支持,而且在刑事案件审结以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中也同样得不到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4日公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 了宪法、法律并未剥夺被害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批复》通过对公民提起的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采取不予受理的程序处理方式,剥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85.html -
了解详情
可就该权利提起诉讼。但是,死者享有权利的观点与传统的民法理论相违背。在我国民法中,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为了使这部分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基本生活条件有保障。如果允许原始原告通过遗嘱避免用其遗产来抚养其家庭成员,那么将不利于本应由其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16.html -
了解详情
语境下的法律监督范畴。 ⑤如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向公安局索要50万元的悬赏报酬,遭到拒绝,于是鲁瑞庚向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东港市公安局按悬赏通告履行自己的义务,给付50万元奖励,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9.html -
了解详情
可并行审理情况加以区分,避免了所有案件盲目附带的机械做法。如98年规定: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 的伤害案件,如果当事人就一事在刑事部分完结之后,又对同一法律行为造成的损害提起民事诉讼,既要预交诉讼费,使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刑事被害人选择独立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4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公益诉讼不仅是现实问题,而且更是现实的理论问题。用新的诉讼方式来满足新的社会要求,已成为一种广泛的全球现象。这不仅包括对于正当性问题的关注, 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保护国家社会公民合法利益的机关。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不仅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且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也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免责事由。 第二、善意批评、正当评论与公正的舆论监督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及监督权。新闻机构的一项 须合理、合法 公众作为新闻侵权的受害人有权利通过各种途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提起民事诉讼。但在许多新闻侵权诉讼中原告的诉请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这些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