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于子女随哪方生活。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 。探望权的行使正是基于亲属权而产生。即便非抚养方与子女于实际上并没有血缘关系(收养子女、婚内非婚生子女等),也不能影响其探望权的行使,这是基于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45.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权,仲裁就没有根据,裁决当然不能执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仲裁协议被认定无效或者被撤销的,视为没有仲裁协议。 仲裁性。依照我国《仲裁法》第3条之规定,下列争议不可仲裁: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两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79.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财产制是关于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 是主要原因。在《婚姻法》解决诸多亲属身份或财产关系时,无不有规可循,例如在收养、婚姻、监护、非婚生子女的认领等实务中,都有国家公力干预,并伴随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63.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规定了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的前置条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8月做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 程序。具体而言,该类案件包括:离婚、抚养、探视、抚养、赡养、继承、收养、亲属间财产、宅基地、相邻关系、共有财产、医疗事故、道路交通事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8.html -
了解详情
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6、同居期间,双方关于财产、债务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的,解除同居关系时,应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顾 方条件好,经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收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85.html -
了解详情
不制作民事调解书的案件有:(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四)其他不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倾向于限制反悔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将调解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5.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子女在现行立法中只是一处任人摆布的客体。笔者认为,无论是离婚父母双方协议同意还是法院判决,都要以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确定父母的监护权及探望权 注意的有关问题 探望权案件的强制执行问题,并非专门针对人身而言,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只能是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3.html -
了解详情
,与旅游者形成事实上的消费与服务关系。组团社按照与地接社的协议将团款(含服务费)转给地接社。 关于组团社与地接社的法律关系,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中 判断,以给付为内容者,得为执行名义。该规定间接地承认了大陆有关婚姻、收养、物权、债权等民事方面的法律效力[16]。2004年8月,台湾桃园地方法院对上海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6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审查,只有通过审查确认原裁判有错误,才能对案件重新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6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 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调解的进行违反当事人程序意义上的自愿,二是调解协议的达成违反了当事人实体意义上的自愿。如果法院强行调解,或者强迫双方“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6.html -
了解详情
商标,而且商标局的确认是非终局性的,人民法院的确认则具有终局效力。随着Trips协议“司法审查”制度的落实,商标权属的终局决定权由行政机关不合理垄断的局面被 就声明“非契约性的商事法律关系所引起的争议”可以声明仲裁,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纽约公约》的通知中界定侵权纠纷属于“非契约性”的商事纠纷。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