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问题及在司法活动中如何保障人权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人权与刑事司法保障 所谓人权,就是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国家中所应当享受并得到充分保障 一些警种和一些环节上屡禁不止,边反边犯。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督制约工作不到位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有的领导同志虽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确认纳入司法审查程序,完善对司法违法行为确认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告知制度对请求权的保护问题 告知受害人国家赔偿请求权,是体现法律人文关怀,落实司法为民宗旨 事项的内容分类,做好诉前指导工作。对要求立案的即告知其到立案大厅申请立案;对咨询问题的即与相关业务庭室联系,由相关庭室给予明确答复。二是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15.html -
了解详情
复查驳回、再审改判的刑事、民事(不含知识产权、海事等)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认为申诉无理的,予以驳回;符合立案条件的,移送审判监督庭审查处理等等 ,是否有利于形成一种类似集约化的审判机制;其二,是否有利于培养某一特殊领域具有专业审判知识和经验的职业法官;其三,是否有利于保护特定社会群体利益,从而确保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25.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第24条1款规定: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人员在案件结案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有关法律文书副本或 另一方面也应当设置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制订提供刑事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标准。从而使刑事法律援助能够落到实处。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办案质量,是各地法律援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起诉权、上诉权和申请再审权同样是,而且应是最重要的法律监督方式之一。目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之所以有禁不止,也正是检察机关未充分履行监督权的原因。 监督者的身份在诉讼中搞特权。更应严格禁止检察机关以国家机关的身份,以刑事侦查及威胁等手段调查取证,更不允许以其特殊身份地位干预司法审判。作为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66.html -
了解详情
和冲突。 处理民事强制执行与刑事侦查中追赃的司法冲突,目前尚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通常作法是由上级机关协调处理。这种协调处理机制的缺陷是:协调工作缺乏必要 不足和缺陷,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如何健全和完善现行的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笔者认为,既要结合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立足于本国传统与司法实践,更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3.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减刑假释司法审核权的过程。从现实情况看,无论将其职能设置于哪个部门,都存在与该部门司法规律和工作机制不相适用之处。刑事审判庭与审判监督庭遵循审判规律 ,以及于执行徒刑期间在人格方面之演变情况,期待被判刑者一旦获释,将能以对社会负责之方式生活而不再犯罪属有依据者;及B释放被判刑者显示不影响维护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85.html -
了解详情
应为改革主体的民众,却在改革中明显缺席。本应主导改革的社会民众明显缺位,导致了司法机关对社会民众的司法诉求与利益体察不够,其结果是民众既不能根据自己的 培训合同纠纷、性福权赔偿之诉、关于性骚扰之诉、执行程序转化为破产程序时执行与立案的协之诉、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之诉前保全及担审查、执行程序中的司法鉴定评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83.html -
了解详情
,打破其中一点即可,特别是那些案情复杂、检察院控诉困难、犯罪嫌疑人有一定阅历和社会背景的案件,其胜诉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事实和证据本身,而是依靠一种辩护 第二次证据开示,并对辩护方未有依法向检察官承担法定的证据开示义务规定了严格的控制机制。《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99条第1款规定:检察官、被告人或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过程中,依法对侦查活动实施监督,能够切实防止片面追诉犯罪,轻视保障人权现象的发生。 2、对自侦机关的引导取证 建立公诉引导取证机制是今年高检院提出 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实际上,这就确定了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