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的财产为质押标的物,即质物。质押按照标的物的实物形态划分为不动产质押、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而知识产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的一种,是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 权。二者不同点表现为:(1)标的物的财产性质不同。质押的标的一般为动产与权利,抵押的标的物主要为不动产;(2)质权人占有方式不同。质押须转移质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168.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生活所需有必要获得法律的确认,因此,法律因应社会变迁和交易需要,确认了该类财产的集合体可以作为抵押的标的。我国《物权法》第181条规定的浮动抵押,也 ,强要将其纳入罗马法的完全所有权袋子中,自然无法解释;况且,信托财产并不限于动产或不动产权利,此时,从标的物来看,其就不符合物权客体的要求,因此,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8163.html -
了解详情
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保护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存权,即使房屋已经设定抵押,只要属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必须居住的,也不得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的房屋超过 但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之所以规定不同的期限,主要是考虑到对动产与不动产、其他财产权的变价程序、变价方法有所不同,复杂程度也不同,因而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619.html -
了解详情
台湾地区民法物权编修订草案则将不动产的公信力称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因此下文将动产的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的公信力统一称为善意取得制度。 物权行为无因性支持者认为该制度 原则的现实意义在于纠正我国现行法的一些不合理规定。例如担保法第41条:抵押合同自登记之同起生效。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262条将其纠正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98.html -
了解详情
,而没有依照行政法组建的公有企业。 四、物权立法中心线索的选择:不动产法动产法模式 物权制度内容众多而且复杂,因此在物权立法时应该准确地把握整个制度的 土地债务和证券式土地债务,它们目前在信用担保实践中已经基本上取代了抵押制度,使得抵押制度只能发挥配角作用。德国民法还规定有所有权人地上权、所有权人用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48.html -
了解详情
不等于承认集合物上得设定一个单独的所有权。 其二,无论企业担保或者财团抵押,其涉及的均系企业的全部积极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债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一切财产权利、财产利益)。此时的担保或者抵押的标的,已经远远不仅限于物。如果把包括权利和利益在内的积极财产整体称之为集合物(而不仅仅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56.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如果在登记簿册上进行了登记,也同样认为具有公信力。瑞士民法典的地租证券和抵押债务证券,亦与此同。 我国现行抵押权立法,不承认抵押权的公信原则。 。证券化原则,即将抵押权附丽于证券之上,视作独立的动产,并依有价证券的规则确保其流通的原则。德国民法典的抵押证券、土地债务证券,瑞士民法典的地租证券、抵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60.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情形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1)不动产让与担保的公示方式,可直接采用不动产抵押的登记制度。只是当事人在登记主管机关办理登记时,应注明设定让与担保以与买卖 民事特别法加以解决。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仿日本制定的《工矿抵押法》,仿美国制定的《动产担保交易法》就是比较好的例子。因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因与《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抵触而仍然有效。[33]本文作者认为,禁止重复抵押的规定已广受诟病,[34]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对此已作充分考虑,并在 偿;(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36]参见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37]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4.html -
了解详情
,优先购买权之标的为不动产或以登记产生物权变动的对抗效力的动产(如船舶)时,以该标的为延期支付设定了抵押。 3.担保和从给付。如果第三人为价款的支付设定 十分重大,[25]60-61以及该权利是否具备明确的公示性。据此,笔者建议区分动产和不动产,作如下规定:在土地共有或准共有之情形下,为尽量避免土地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