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的构成要件, 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即 刑事政策性的保护。 第一, 关于抢劫行为的限制性认定。 按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 抢劫罪是行为犯, 抢劫数额是量刑因素而不是定罪要素, 且依据刑法第17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4.html -
了解详情
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能够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即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形式论者坚决反对14到16周岁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能够成为转化 动机固然好,但是,物极必反,形式论者可能会得出不当结论,形式论者在转化型抢劫罪主体条件案、 14到16周岁精神正常的未成年人能否对其绑架过程中的杀人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53.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伴随状态或者伴随结果,并非其实现占有他人财物意图的手段所致,因此不符合抢劫罪的行为要件所要求的以暴力等强制方法为手段而夺取他人财物的本质属性,自应 ,自不构成盗窃罪,根据行为人是否实施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分别论之以抢夺罪或者抢劫罪。三是在抢夺财产以后被他人发现而追赶的过程中,致伤甚至致死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94.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法院均认定被告人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强行索回欠款凭证以消灭债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因为,尽管欠条与支票、股票等有价证券有区别,不具有当然的价值,但他 关系的特征,体现为一定的民事权利,该民事权利的物化就是财产,因而欠条应当纳入抢劫罪侵犯对象的公私财物的范畴中。[4]该案中一、二审法院均认为欠条的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02.html -
了解详情
凶器盗窃。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的行为方式,与同是侵犯财产类型犯罪的抢劫罪、抢夺罪的行为方式相对应,完善了盗窃罪的立法体系。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由此可见,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法定行为方式之一;携带凶器抢夺是抢夺罪的法定行为方式。为此,在盗窃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16.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脱离占有之物,因此,对行为人的取财行为应认定为脱离占有物侵占罪。⑦3、抢劫罪说。认为行为人杀人后取财,是利用自己的杀人行为所产生的被害人不能抗拒 、区别对待说。认为对于杀人后起意取财行为的性质,不能一概认定为盗窃罪、抢劫罪或者脱离占有物侵占罪,而应区分不同情形予以处理。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1)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3.html -
了解详情
更易为青少年所认识。因此,应把这两种罪都规定在内7.而有的学者认为抢劫罪与抢劫 *** 、弹药、爆炸物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罪名,从立法者的本意看, 成立,是因为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抢劫 *** 、弹药、爆炸物罪是否包括在抢劫罪中,不在于其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的大小,而在于其是否符合有关的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76.html -
了解详情
、麻醉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就如以非暴力相威胁,强行劫走被害人财产的行为不定抢劫罪而定敲诈勒索罪一样,以非暴力内容的胁迫宜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胁迫 实施绑架行为,也可能出于其它非经济目的实施绑架行为;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具有“当场性”;绑架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958.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尖锐,入户打劫、诈骗、盗窃、强奸等犯罪有了明显上升的趋势。入户作为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形之一在我国刑法中确定下来,对入户抢劫含义的不同理解会导致 的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心理恐慌最起码与陌生人不同,因此不应认定甲犯入户抢劫罪较为妥善。除此以外,由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特殊关系,对是否构成入户抢劫应具体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36.html -
了解详情
相适应,定罪不过是准确量刑的前提条件而已。 例如,日本刑法理论上之所以广泛争论事后抢劫罪的盗窃犯是否身份犯,是身份犯的话,是真正身份犯还是不真正身份犯,以及, 共犯问题处理。其中,有学说肯定事后行为人对先行为人的盗窃行为的承继而构成事后抢劫罪的共犯,也有学说否定这种承继而认为仅构成暴行罪、胁迫罪的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