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裁判文书说理性不够,一般被告人不了解二审维持原判的理由,误认为一审判决发生效力,诉讼就此终止。但殊不知法院又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这就 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或裁定量刑错误,包括重罪轻判或者轻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2.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法院在对下级法院审判程序的合法性进行上诉审查时,只有对那些足以影响原审判决之“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程序错误,才会做出撤销原判的裁决。撤销原判直接导致 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在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一年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61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既然规定允许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笔者为何还要说有规避法律 认识不一,使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一直没有得到突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就是明显例证。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2月26日出台了《关于确立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状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大困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诉法解释第89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但对许多新型犯罪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中央电脑撮合完成,内幕交易的被害人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要想在刑事审理阶段完成内幕交易的附带民事诉讼几乎不可能,更何况还有一个主体资格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三日内报请大行政区的死刑复核巡回法庭核准。 (4)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由设在北京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进行二审,审理结果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则将案件移送到死刑复核庭进行复核。 (5)对于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8.html -
了解详情
。又如,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裁判在依法宣布和送达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对其提出上诉,检察机关也不得提出抗诉。当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在第二 开庭审理,而是通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等的意见,确认原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因此征得审判委员会讨论同意,直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3.html -
了解详情
了原审判决。{5}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被告人犯罪时究竟是否年满18周岁、被告人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情节存在疑问的,往往都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前任 司法官员所推崇的,也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所明确提倡的,但它普遍地存在于中国司法实践之中,盛行于各地法院的刑事审判实践之中。 三、法院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并直接涉及法院原裁判是否正确,能否依法撤销或者变更的问题,由人民法院直接行使审判监督职能进行审查处理最为适宜。 2、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 ,使之接受法制教育,服判息诉。 最高人民法院《暂行规定》规定:对不服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刑事申诉,一般应调出原卷进行审查。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3.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在听取人民检察院意见后,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同时将建议书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提请减刑、假释不当的,应当 复核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分权制衡的政治理论是检察权产生的根源,监督、制衡是检察机关安身立命之本。对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完备的进程中,急于求成导致大量的立法存在疏漏、空白、冲突等缺陷。因此建立刑事判例制度弥补成文法的不足已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在成文法国家,法不仅存在于 刑事判例的创制程序 1、刑事判例的选编。 刑事判例的选编就是从大量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中选编出刑事判例来。最高人民法院首先应当进行大量的调研,把全国各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