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属诉权一种,诉权不仅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基础,也是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的前提,以上这些规定比较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条件,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不足:⑴ 应调整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除刑事、行政和极少数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允许有限的公权力介入外,对大量的只涉及到公民、法人利益的民事案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5.html -
了解详情
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第一百八十五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 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第二百三十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0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属于再审事由。该项规定中的新的证据,应当理解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1条和第44条(该条 或冲突所致,也与司法权威度不高,程序保障、不满吸收机制不充分有关,而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通过再审制度修正可以解决的,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大量申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11.html -
了解详情
。” 七、第一百八十二条改为第一百八十四条,修改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 第二百三十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78.html -
了解详情
对裁判实体错误进行监督之外,也应进一步强化对审判活动程序错误的监督。我国民事诉讼具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例如在有关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涉及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之 监督制度之运转也将更加平顺。第四,修改后的民诉法对再审期限作出了明确规定,表明立法者对于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追求,除了坚持公正与权威外,也进一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属于再审事由。该项规定中的新的证据,应当理解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1条和第44条(该条 或冲突所致,也与司法权威度不高,程序保障、不满吸收机制不充分有关,而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通过再审制度修正可以解决的,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大量申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6.html -
了解详情
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第一百八十五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八十六条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一般原则 第二百三十五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3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以确保再审程序的良性运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 与民事诉讼有关的涉诉信访的表现形式很多,有对 》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有: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2.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既判力原则对民事再审程序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遏制作用。例如,现行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新的证据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这是违背既判力原则的。 的裁决,不仅更能体现审级监督的性质,而且在再审程序的实际运行中也远比原审法院要顺畅得多。同时,能最大化地满足当事人的诉讼心理要求。一般来说,申请再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97.html -
了解详情
,凡是由人民法院自身或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程序的,几乎百分之百也都是因当事人向其申诉或反映而提起再审程序的。[5]可见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已深入人心,已成为公众申诉 书;2.发表抗诉意见;3.发现庭审违法活动,向再审法庭提出建议。这个规定明确地把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定位于监督者或者监诉人。这样定位有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