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其中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是社区矫正在试行七年来第一次出现在刑法条 不全的司法行政机关不予接收),这与现实中的情况差距很大,大量的服刑人员流落在社会中,造成了潜在的隐患。洎阳司法所社区矫正没有脱管漏管现象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54.html -
了解详情
非常恶劣,在此情形下执行机构便探索出刑期折抵方式,这便是后来的假释。1972年英国出台的《刑事审判法》第一次授权法院经矫正对象同意后,可以判处其从事 的发挥。以判前调查为例,近年,江苏、北京等省市大力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即在有可能对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情况下,法院委托被告人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社区矫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6.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收集证据,又将是集控审职能于一身。在证据缺乏或不足的情况下,被害人的诉讼请求就得不到法律的应有支持。所以,被害人补充行使公诉案件的直接 、假释裁定持有异议。被害人认为有关人民法院对罪犯所作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赋予其向该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的权利。当被害人提出异议时,人民法院应在十日以内向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的同时,可以告之其对被告人等的财产情况有向法庭举证和提供线索的义务,否则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执行风险。籍此促使受害人协助法院摸清被执行财产的状况 伏法。而将其对附带民事诉讼积极履行赔偿义务,作为其切实认罪伏法予以减刑、假释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但能够促进罪犯(刑事被告人)积极进行劳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3.html -
了解详情
等项程序性行刑权。按照我国目前的刑事法主要是刑罚执行程序和变更执行方面的收押权、减刑、假释的建议权、监外执行的批准权和释放权等等。 关于减刑、假释 刑罚执行活动的效力,不利于国家司法机关刑事司法活动的整体效能的发挥。 从《监狱法》颁布实施四年来的情况看,上述局限已经从立法和司法等方面明显地反映出来。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8.html -
了解详情
外延伸还有监视,以至于形成了以罪犯为中心的若干个监视圈。对于监狱来说,这种监视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罪犯的情况和动向;而对于罪犯来说,这种立体多层次 ,在当地设立一个派出所,那么这个派出所就是一个潜在的权力存在。当有犯罪发生时,派出所会出警,此时权力完全公开地适用;当治安良好没有犯罪时,派出所就是一个威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60.html -
了解详情
《通知》的规定,我国的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 的监督和考核,村负责人(志愿者)侧重于对矫正对象实施具体管理和帮教工作,矫正对象的监护人负责对矫正对象的情况的汇报工作。枫桥镇社区矫正5加1监管模式的基点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21.html -
了解详情
水平、人格(性格、气质、能力)和心理特点、犯罪者的犯罪原因、生活经历、社会家庭关系等个人情况排除在人身危险性以外,认为人身危险性只表现为罪犯是偶犯 。因此,只有人们表现出了犯罪行为,才能适用刑罚对其进行矫治。 2、人身危险性考量的依据:刑法规范 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无与程度,任何人、组织都可能有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9.html -
了解详情
十一条规定:《刑法典》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和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之假释监督和其他条件(特别条件),由监狱与缓刑管理机构负责执行,除非假释决定中有 申诉救济制度虽有适用范围广、救济及时等优点,但由于是向司法部长提出申诉,属于上级执行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的错误做法进行矫正的范畴,难免会出现矫正不力的情况。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82.html -
了解详情
其解决工作就业问题,以免其再度危害社会。刑释人员或假释人员有赔偿能力而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由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院依职权强制执行。2.被处死刑或老弱病残又不 巨大的社会工程,需循序而渐进。其次,要创造性地适用法律。在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又无相应的司法解释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特别是审判机关,应根据立法精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