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将第一百九十六条改为第二百三十二条,修改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 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87.html -
了解详情
更为简易化的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的建立不仅可以分流民事案件、减轻法院的负担,还有利于实现司法的人民性。对于在民事诉讼中增设小额速裁程序,目前学术界基本达成了 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实践中,一个案件判决之后被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是由刑讯逼供产生的。因此希望二审法院依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裁决。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为第二审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通过阅卷,讯问上诉人及原审被告人,调取有关证据, 说,不以开庭审判的方式来裁判案件,已经成为中国法院在审判方式改革,,方面面临的严重问题。即使是最高法院,在审理第二审案件、进行死刑复核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九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按照本章第一节或者第二节 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0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作出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裁判为终审裁判。 三、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问题 现行民事诉讼法是在对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期间所 由当事人负举证责任。所证明出的结果具有或然性在所难免。再次,从司法实践看,民事案件有相当一部分具有两可性,有的属于证据本身具有两可性,有的是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5.html -
了解详情
的缘由 1982年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带有强烈的职权主义色彩,在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范围方面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全面审查第一 比原判决更不利益的判决[2](P.233)。此种诠释更加清晰明了。 从我国民事诉讼法174条的规定的含义来看,我国的规定包含了利益变更禁止原则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8.html -
了解详情
》第180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上诉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时,如果发现在上诉请求以外原判确有 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但如上诉法院在审理中发现上诉请求没有涉及的原判有错误时,应依法予以纠正,可不受上诉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2.html -
了解详情
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无论在第一审程序还是在第二审程序,法院对当事人申请撤诉都要加以审查, 案件请示制度和民事案件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废问题。关于案件请示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各个审级的人民法院都应当依照法律独立地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摆脱审理上诉案件的工作负担,集中精力搞好审判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 3、我国的再审程序可以弥补审级少的不足。对确有错误的第二审裁判, ,这一制度并不十全十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民事案件上诉条件看两审终审制之不足。我国民诉法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8.html -
了解详情
试行)的基础上对上诉审理范围已作了不少限定,但这种限定应当说仍是比较宽泛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 德国民事诉讼法》第525条规定,诉讼案件在控诉法院应在控诉申请所定的范围内重新进行辩论。再次,应适当限定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新证据。第二审作为第一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