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明确指出:“对于未成年罪犯,不应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这一规定为司法实践处理未成年人 剥夺其政治权利,则不仅在服刑期间而且在其因刑满释放或假释而出狱之后的一定时期内仍不具有被剥夺的政治权利。反之,如果判决时不附加剥夺其政治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3.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于1989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后文简称《解答》)中,1997年修订刑法正式将间接 抢劫被判刑。李某找到王某,送给王2万元,要求王帮忙其兄假释。王某找到负责该案的该省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张某,要张帮忙。张考虑到王是上级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2.html -
了解详情
三说的区分标准很模糊,往往因研究者而异。目前我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卢建平教授、曲新久教授以及刘仁文博士。 (一)刑事政策的 对当事人的某些权利保障,在行刑上则适用强化监禁的方式,在监禁上予以高度警备并有关于禁止缓刑和假释的规定。[18] 我国有学者将这一政策表述为“抓大放小”④,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1.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一种强势他律。孤立地分析任何一起个案,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或者法律规定来看无一例外地都属于犯罪,但当把一类案件总括到一起并高度抽象分析其背后原因,就会清晰 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意见》,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可能出现的司法腐败问题进行制度上的约束。 应当看到,犯罪学的研究应该是理性客观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75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三)》(以下简称《答复(三)》)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被 假释或缓刑的罪犯另犯新罪,应由哪一个法院撤销假释或缓刑等问题的批复》的精神,应当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审判新罪时,对前罪判决宣告的缓刑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270.html -
了解详情
杖等身体刑废除,死刑单用绞,充分表示宽大仁厚的精神,即不能不说是德主刑辅的力量,至于保安处分,假释缓刑等制度,在西洋虽已是从以自由意思为根据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也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53.html -
了解详情
杖等身体刑废除,死刑单用绞,充分表示宽大仁厚的精神,即不能不说是德主刑辅的力量,至于保安处分,假释缓刑等制度,在西洋虽已是从以自由意思为根据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也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947.html -
了解详情
有组织犯罪用语,但所规定的法律特征也有所不同。[1]因此,如何认识和看待有组织犯罪定义的差异,成为在国际语境下讨论有组织犯罪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一方面,既然 犯罪的法定刑,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者纳入到特殊累犯和禁止假释制度之列,并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牟利动机增设了财产刑罚,应当说在罪刑配置的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57.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要性,英美法系国家也不断扩大了检察官的侦查权和对警察侦查的建议权。在刑事领域,依据美国联邦法典第28篇有关条款的规定,总检察长有权侦查政府官员的犯罪行为 的手段;三是在对涉及法官问题的法律草案讨论过程中,对法官个人或对司法队伍整体提出批评。1906年,在格兰汉姆法官案件中,当时的首相亨利坎贝尔班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9.html -
了解详情
的轻罚机制,则包括制刑与量刑中的减(从)轻处罚、免除处罚,行刑中的减刑、假释、赦免等。本文所谓的轻罚机制是在狭义上(即量刑的意义)上 ,如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1月11日《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的规定。否定的观点可参见: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M].北京: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