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的客观需要,而且与中国股份制改革和国企公司化的实际情况完全脱节。几乎多数国有企业在改制为股份公司时,都不能不突破这一比例的限制。应取消公司对外投资 《公司法》修改时对此也应予以考虑。6.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公示,加强公司财务会计的监督管理,赋予监事聘用外部审计的权利。五、债权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0.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人员的权利、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会计制度不严格,财务报表和数据缺乏严肃性和真实性[18].第三是专业银行内部未能形成利益约束, 机构的法人化和强化经济责任制是克服改革困境的正确选择。同时,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实现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银行改革都有重要意义。结语专业银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6.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集团提供了一种约束高层管理人员队伍的有效的监督系统,为欧洲大陆不少国家所推崇。在我国实行债转股,同样会使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 欠银行的所有债务都变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而是为银行和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虽然债转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及资金紧张的窘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77.html -
了解详情
股权多头管理的问题。根据《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国有股权行政管理的专职机构。实际上,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分别由政府中的 所有权中挑选经营者的权力,至于重大投资决策权、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管理权则分散在综合部门与主管部门。这种国有财产权制度有一个极为核心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5.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股东平时是无法知道管理人员是否是在为实现股东收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股东也无法监督管理人员是否将资金用于有益的投资,而通过股票期权 ;对于第二个问题,授予主体制度的完善所需要的优良公司治理结构从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来看还存在着巨大的困难,而关于授予对象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0.html -
了解详情
调拨来满足,没有必要进行采购。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为多种经济成份企业并存所取代;即使是在国有内部,企业利益也开始独立。政府所需的货物和劳务的 拿不到节约下来的资金,缺乏推行的动力。5、现行的事业、行政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制与政府采购的直接支付方式相矛盾。实行政府采购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7.html -
了解详情
月13日国务院下达《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揭开国企改革的序幕,到2003、2004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对国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旧体制的弊端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旧的统收统支的财务制度,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制度和国有资产的有偿占有制度;二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3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造成监事会成为大股东控制的附庸。 我国《公司法》颁布之时,正遇到国有企业改革向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转轨,《公司法》便当然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即要为 地开展监督工作。 我国的《公司法》从形式上赋予了监事会检查公司财务和监督董事、经理违法行为的权力,但监事会既无足够的人力资源,也无财力支持其履行检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0.html -
了解详情
制规制法律规制机关电力供电营业许可证、营业执照核准电力法(1995)、电网调度管理条例(1993)、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1996)及相关法规电力监管委员会、 ,制定与监督执行规制价格,对市场进入实行必要的规制等等。民营化过程是一个公用事业逐渐增加民营企业的比重,扩大其经营范围,相应减少国有企业比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41.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市场机制供给,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政府不得不承担较大的公用事业建设与运营管理责任。由于政府用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财政支出有限,造成公用事业的发展滞后,阻碍了 ,制定与监督执行规制价格,对市场进入实行必要的规制等等。民营化过程是一个公用事业逐渐增加民营企业的比重,扩大其经营范围,相应减少国有企业比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