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了由检察院提出抗诉,要求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案件进行再审的民事抗诉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追求实体真实的司法传统。但是,随着全社会程序 最终演变为法、检两家的权力之争。司法实践中的这些现象,表面看来是法律规定不明确,法、检两家理解和执行方式各异所致,其深层原因实际上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7.html -
了解详情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笔者认为,现行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申请再审的事由不够全面。这主要 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来把握什么是新证据,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必须拿出新的证据。当然,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属于粗放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5.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据法律规定由法定机关提起,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1]它不是解决民事争议的独立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的补救程序,它是在 既亵渎了法官的职责,又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允许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提起再审。 【作者简介】 李君,单位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 【注释】 [1]常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7.html -
了解详情
发挥出立法者所预期的功效,反而在实践中造成诸多弊端,即:再审程序常被滥用,案件再审反复无度,终审裁判难以终审,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儿戏化,当事人 我国的立法实践来看,由立法机关针对具体案件特别是民事案件作出立法解释或者补充立法还没有任何先例。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法律修正案也还很少,更何况启动立法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4.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以为不一定只能采取非此即彼的立场。一方面,从我国法院目前的公信力程度来讲,民事审判确实需要来自检察院的监督,另一方面,检察监督又孕含有使双方当事人失去程序 草案在内容上有少量调整,具体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而言,主要是增加了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和违反法律规定,限制当事人辩论权利这两个程序性条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的最新司法解释直接明确赋予案外人对民事调解案件申请再审的权利 2007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 ,争取由原审法院先做出对该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中止执行的裁定。 根据“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法律规定,并不能演绎出当事人或案外人可以越级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5.html -
了解详情
若确定判决的既判力软弱无力,允许任意变更或撤销确定判决,则必然损害国家法律和法院判决的正当权威。 第四,实现诉讼目的和提高诉讼效率。法院确定判决 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法发【2002】13号)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一)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0.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再审事由。可以说,证人等的虚假陈述行为也是各国均认同的再审事由。 在民事诉讼中,有些案件事实需要通过证人来证明,或者通过鉴定人的鉴定结论来确定,此时 化为16种事由,第二次审议稿又增加了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和违反法律规定,限制当事人辩论权利的两种事由,再审事由已达到18种之多。现行法粗线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3.html -
了解详情
变更的。对这一再审事由,笔者持有不同看法,即其文字表述实属似是而非,因为据以作出原裁判的只能是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而非法律 法律的修订安排与滞后的实施即为显例。 [4]后于2006年分设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和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其下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同时亦告撤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0.html -
了解详情
增加可能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比如,根据第七至第十一项再审事由,违反法定程序将成为案件再审的理由。与以前民事诉讼法相比,修正案关于违反法定程序的再审 我国民事诉讼法,但就人民法院审查再审申请的期限、程序,以往民事诉讼法并无规定。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或在受理后很久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