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检察院依职权提起再审不受此限。同时,按照最高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民事案件经再审维持原判 的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这种对申请再审时效次数的限制性规定 本院院长对再审程序的启动权,将再审请求权完全交还给当事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诉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予以立案审理。 (二)建立界定机制 针对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04.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方式,强化当事人申请再审对于法院的拘束力。进一步说,便是废除原来的当事人申诉制度,建立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再审之诉制度,提高当事人发动再审程序的有效性。对于 诉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异议制度。建议从广义上认定我国民事再审当事人的概念,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纳入当事人的范围。鉴于我国再审制度缺少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40.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乙在终审判决后,以原审判决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等程序事项为由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该案。在再审审理过程中,有人就认为该生效判决违反了一 十一条第(五)项规定,其恰当性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涉及到当事人诉权的裁定主要有如下几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88.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民事执行工作维护法制权威和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时也明确提出,人民法院要切实 知情权,可以更为广泛地接受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通过邀请社会公众参加执行申诉信访案件的公开听证,可以充分地接受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由此可见,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19.html -
了解详情
地方党委作为领导机关,人大作为立法机关,对法院的审判工作都具有监督权,并能引起申诉复查程序的启动,而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也可以对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舆论监督, 。 (十一)、群众对司法不公正的评判,也是形成涉诉上访的原因 有些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官司输后不寻找自身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司法不公并向社会扩散,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48.html -
了解详情
,还可向检察院提起;4、法定条件不同,申请再审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而申诉没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应进一步对其进行必要限制,以便在 相符合。因此笔者试着从审判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提一些看法: ㈠对于确实重大、疑难案件仍需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当然,把握此有一定难度,但确实是对法律判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64.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权利,是指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或者其他有权提起申诉的主体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申请,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由人民法院提起审判 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民事诉讼中已经将一定程度上的违反法定程序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24.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方式,强化当事人申请再审对于法院的拘束力。进一步说,便是废除原来的当事人申诉制度,建立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再审之诉制度,提高当事人发动再审程序的有效性。对于 诉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异议制度。建议从广义上认定我国民事再审当事人的概念,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纳入当事人的范围。鉴于我国再审制度缺少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7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进行双方听证;四是听证要直接切入当事人信访问题的焦点,重点审查当事人的申诉理由和依据;五是听证法官必须做到耐心倾听、多做法律解释、多做思想工作 4)司法建议回函制度。为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加强指导,对所有涉及人民调解的各类民事案件,法院均应将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9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的原则规定,在实践中的探索形成的一种监督方式,《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47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的情形,并得到 后谁又会对他的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承担责任?申诉人张显庭的冤屈又向谁申诉?如果法院执行的标的是动产,比如是存款、票证等,抗诉改判后还可执行回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