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制度环境中,证明标准和证明评价都有着进一步主观化的趋势。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证明评价;相互制约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一、 的情况下认为已经达到证明标准,实际上是在降低证明标准;反之,如果认为当事人需要达到非常高的证明程度才能满足证明标准,实际上是在抬高证明标准。因为除非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46.html -
了解详情
上百名,当事人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全部参加到诉讼程序中来,需要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来解决 什么情况下属于人数众多,民事诉讼法未作具体规定。一般认为,当事人一方五 ,页52。此后出版的许多论著采纳了这一观点。 [20]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页134。 [21]金俊银等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72.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来解决。然而,与民事诉讼不同的是,行政诉讼争议的事项不仅仅需要法院在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出评判,而是涉及复杂的价值选择与 规范如果不规定履行职责的期限,则法院的司法审查成为空中楼阁,根本无法认定什么是推延。 为解决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人仅不服第一审部分判决的,被上诉人可以就其全部附带上诉.提起附带上诉,也需要主张原判决对被上诉人不利并并且不当,这点与独 立上诉相同。附带上诉 可以不 予审查。 也就是说,被上诉人在第二审程序中不得声明对原裁判不服,由此可见,我国民事诉讼中不承认附带上诉制度。 二、附带上诉制度和我国相关制度的区别 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687.html -
了解详情
,产品制造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适用的。因此,单位或者个人对在生产中使用什么方法是最清楚的,由其举证合情合理。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会导致诉审职能不分。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性,从而导致法官居中裁判的客观需要,都必然肩负起诉讼请求主张者,收集调查证据的任务,分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74.html -
了解详情
条文第二款主要是解决不属法定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情形的婚姻登记瑕疵纠纷,应当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建议条文提出适用婚姻关系确认之诉解决,有其充分的法律根据和理论根据 ,确认婚姻关系之诉也是落实该条规定的需要,否则,对于涉及婚姻法第八条的婚姻纠纷就难以解决。其二,在民事诉讼理论上,也有确认之诉。婚姻关系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61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职务义务或已尽到职务义务,就必须追溯到该行政行为之前,去看是什么原因导致该行政行为的产生进而导致损害的产生,让当事人明白纠纷之真正原因所在, 的行政诉讼制度走的是逐渐脱离民事诉讼制度,走向独立发展特色行政诉讼程序的道路的话,那么,行政赔偿诉讼则需要回归民事诉讼程序,向民事诉讼程序靠拢。这并不是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41.html -
了解详情
例,民事审限延长制度本是人民司法追求效率和公正的体现,作为民事诉讼框架下一项具体的考量审判实践活动公正与效率的制度,对其立法设置的检验与反思是反映 对民事一审审限延长制度的启动条件只是阐明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那么什么是特殊情况?特殊情况是一种客观情况还是主观情况?是适用客观标准还是主观标准?由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1.html -
了解详情
思考:这项制度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公司作为权利受侵害的一方,其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处于什么法律地位?诉讼的结果由谁来承担?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 的诉讼权利加以一定的限制,使其不能为不利于原告股东的某些诉讼请求等,类似于日本民事诉讼中的辅助参加人的地位。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司在派生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38.html -
了解详情
中,其自身缺陷更是不断凸现。因而我国的该项程序越发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于是改革与完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我国民事 司法机关而言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对当事人来说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实际上,民事诉讼中通过庭审查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