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性质。 [11] 这些分析已超出了分析法学的范畴,属利益法学之列。当物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所代表的社会利益相对立时,法律两相权衡之 请求权不适用消灭时效制度。笔者不完全赞同尹田老师对“原因” 的分析。 [13] 代表性的论文笔者认为有:《物上请求权与物权的民法保护机制》,王明锁,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2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法学该不该对其进行研究而作不休的争论。二是政府与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上的分工。实践已经证明,政府承担的 认知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161页。24参见,郭志斌博士论文:《论政府激励性管制-对重构我国政企关系的行政法思考》,第84—8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5.html -
了解详情
并认定强制性为一般行政行为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这一似乎天经地义的诠释,现已因无法回应实践的挑战而愈发陷入窘境。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政府行使职能的方式不断发生 的理论基础》,载于《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42罗豪才:《行政法之语义与意义分析》,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4.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与救济。可见,“此种理论之不合理、不合时宜、不合宪法之精神,亟待改进,至为显然。”18所以人们从法学理论和实践上都对此传统理论进行了修正 的影响是造成我国现行特别权力关系现状的主要因素。这些封建残余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今天的许多官僚主义现象,“同封建主义的影响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0.html -
了解详情
构件自己的体系。他认为“祖述和摘拾成为一个国家的司法学著作、教师讲话和法学论文的普遍现象,这正是殖民地风景。”认为本世纪前40年中国刑事立法与中国社会现实 许多学者谈到了加强学术的独立性问题。有学者指出,“百年法学史证明,我们的法学太强调为社会改革实践服务、为政策服务了,法学家总是急匆匆地考虑如何以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4.html -
了解详情
似汗牛充栋,罚学著作如山中灵芝;在世界各国有影响的法学报刊中,刑学论文是连篇累牍,罚学论文则寥若晨星;在世界各国的法学院系中,刑学专业研究生多如牛毛 教育法;等等。因此,法律体系在整体上表现为如下结构:根据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生活的对象之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政治法、经济法、文化法、家庭法等等若干个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篇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法律史”论文。从这篇论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此后贯穿于韦伯一生的治学方法:把历史研究置于一个社会理论框架之中。他没有考察罗马农业法 的一个特征、也是它之所以能够作为西方法律传统之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理性化取向。西方最早的法律职业者和法学家产生于古罗马,最早的法律学校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1.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篇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法律史”论文。从这篇论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此后贯穿于韦伯一生的治学方法:把历史研究置于一个社会理论框架之中。他没有考察罗马农业法 的一个特征、也是它之所以能够作为西方法律传统之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理性化取向。西方最早的法律职业者和法学家产生于古罗马,最早的法律学校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篇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法律史”论文。从这篇论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此后贯穿于韦伯一生的治学方法:把历史研究置于一个社会理论框架之中。他没有考察罗马农业法 的一个特征、也是它之所以能够作为西方法律传统之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理性化取向。西方最早的法律职业者和法学家产生于古罗马,最早的法律学校也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就必须被规范地加以解释。第四,在另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也以规范法学为先决条件。解释与法律相关的人类行为不得不考虑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方式,规范地理解会 预设了)一个在规范上有约束力的标准,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实践。 理解凯尔森这种立场并非没有其困难之处。例如,他说“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正义的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