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问题产生冲突。此次修法在二者之间进行平衡,突出了人权保障的重要性,首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设置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博弈中,加大了保障人权的力度。此次修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一步规范了包括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等在内的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严格限制国家机关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5.html -
了解详情
,这都是对侦查监督程序的进一步赋权与完善。此外还增加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进行监督的职责。 三、细化逮捕条件、完善批捕审查程序、建立 刑诉法第79条细化且降低了逮捕条件,除明确社会危险性条件的具体情形外,增加规定了应当逮捕的情形。同时为进一步体现对剥夺公民自由权的审慎,参照近年来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3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自由,因此,新刑诉法的人权保护在强制措施中可以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 一是规定监视居住范围,不得在羁押办案场所进行。 新刑诉法第七十三条规定 存在人的生存。可见,死刑复核制度对被告人的人权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新刑诉法规定死刑复核最高院必须询问被告人,并接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新刑诉法第二百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5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逮捕的条件是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 载《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8]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5条。 [9]董雄健、彭杭燕:不批准逮捕若干问题研究,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95.html -
了解详情
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监督权中的批捕权、介入侦查、撤销案件仅有原则性的规定,法律对公安机关不接受监督的程序性后果缺乏 要求将犯罪嫌疑人释放后,是否要将变更强制措施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更未详细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不执行案件如何进行监督。 2.在补充侦查方面,刑事诉讼法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396.html -
了解详情
、待审羁押强制措施滥用、超期羁押现象大量发生。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待审羁押强制措施是有其法定适用条件的,但在司法 想到的不是恢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而是想方设法延长侦查期间,或者补充侦查,规定的侦查期间往往得不到严格遵守。强制措施的滥用、超期羁押,不仅直接侵犯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所谓强制措施,是指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所谓正在服刑的罪犯,是指已经人民法院判决,正在 自首认定 自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交通肇事案件中自首的认定问题。现在的交通法规规定:肇事司机应留在现场等待处理。但是这个司机肇事后逃逸了,然后司法机关展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83.html -
了解详情
的需要逮捕的公民,人民检察院应当认真审查,只有那些符合我国《刑诉法》第六十条规定的逮捕条件的,才应当批准逮捕。否则,检察院只能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而 于现行《刑诉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4.html -
了解详情
异地公安机关为佳;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执行权以赋予本地公安机关为佳。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0条的规定:审查起诉部门经审查认为需要 按照一对一方式进行移送。 [11]《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2条、263条规定,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9.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不会取保。 2、取保候审率 取保候审在我国是替代羁押的最主要措施,监视居住各地都极少适用。[xiii]取保候审率能从反面说明羁押率,但具体有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也是如此,[xxii]但刑事诉讼法对拘留和逮捕的条件规定比较模糊,并由侦查机关自行把握,则不可避免羁押的滥用。通常侦查机关只要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