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也不构成杀人罪的不作为犯。据此,那种认为丈夫与妻子吵架后,妻子自杀,丈夫不予制止,丈夫便构成先行行为引起作为义务的不作为杀人罪的观点,显然 原则和司法实务的一般立场。 再次,运用结果加重犯理论不足以完全解决先行行为义务的问题。对一些特殊的先行行为义务的犯罪,确实可以按照先行行为犯罪的结果加重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7.html -
了解详情
形象。 既然把死刑作为国际事务对待,那么就不得不打开窗户看看外面世界的死刑问题。⑼首先,应考虑遵循有关废除死刑国际公约等国际法律文件的规定。William A )死刑痛苦的叠加权衡与被告人的权利权衡 哈特曾在评论英国《1961年自杀法案》时指出:法律惩罚所直接或者间接带来的不幸可能远远大于这些实践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26.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不能判处自己已经不能认为是与责任相当的刑罚。但是,关于在该幅度内应当进行何种程度的评价这一问题,法官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价来决定。(注:Entscheidungen des Bundesgerichtshofs in Strafsachen,7.28ff.,ins.32.)这种幅的理论,通过在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1.html -
了解详情
到是否是人道是否合乎伦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安乐死是人道的、合乎伦理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就有赞成安乐死而不反对自杀的理论。近代哲学家休姆 的“安乐死”的法律性质,从法律上来保障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实施“安乐死”和有此而发生的纠纷,一大量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但因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33.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正当化行为[M] . 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 6 ] 齐欣. 浅谈10 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问题[J ]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 (4) . [ 7 ] 马克昌. 犯罪通论[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 8 ] 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07.html -
了解详情
完成对空缺刑法规范的创造性适用。 【关键词】空缺刑法规范 目的性限缩 创造性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司法过程的首要行动就是法律发现。这里的法律是指针对个案的法律,即 ,实际上也没有确定的范围。 对于案例二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王春全对其妻的自杀行为是否存在防止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如果有这种作为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信仰和忠诚 。 以1997年刑法修订为例,立法部门至少意识到专家的参与问题。1993年1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并刑法室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修改 过程中,因使用暴力过重,无意中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伤害致死,或者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应视为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判出死刑。(2)在绑架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4.html -
了解详情
的想法并不可信,特别是他的自杀论据也遭到进一步的攻击。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贯穿着19世纪的德国民法史,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权威论断激起了无数学者的 的保护纳入其中。他拒绝承认精神所有权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理论。他认为,有关著作权本质的问题是应该能够整理归类的,人们如果继续沿着这一理论脉络向前探索,将可以很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86.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决定的自由 需要受到限制。在这里,自己决定权并不具有完全的形式。[7]对于公民自杀,往往法律并未作干预,对此有观点强调指出,既要尊重公民自决权与人性尊严,又 要 的缺憾,而存在保 护不周的诘难。[8]正因为如此,国家往往会对公民的自杀进行积极救助,当存在各种权利冲突时,应平衡利与弊,两害相权取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60.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为指导司法机关正确处理相关案件提供理论依据,就成为了我国刑法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被害人承诺的定义 被害人承诺,又称被害人的同意,是指法益主体对于 现成的规定,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认为得承诺杀人行为以及帮助自杀等成立故意杀人罪。其理论依据在于:对自主决定权的尊重是被害人承诺的正当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