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解释社会现实,以社会整体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为目标。金融法具有经济法的这些典型特征。对金融功能异化的矫治,需要这样的社会法视角,在实体经济与虚拟 化为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对一部分金融的内在运行活动进行外在调控。 1.金融主体的法律规制。金融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三类:金融监管主体、直接参加金融业务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53.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法规范中较多地采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责任追究方式来制裁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主体,并以此为理由强调经济法责任实际上就是上述三种责任。但我们应看到, 理论的重构》第34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第232页,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⑥刘冬渝、郭雪平:建立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66.html -
了解详情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加强,它与经济法和宏观调控法治十分契合。问责制首先追溯政府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及其权义设置,也要求承担相关职责的主体及其首长不断地对议会、选民 研究和反思,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载《政法 论坛》2005年第1期;朱苏力:《也许正在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44.html -
了解详情
__兼论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内容提要:文章认为经济法的独特功能,将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好地体现出来。在WTO规则下的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中 的自由交换,即“私法自治”。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民商法足以使市场主体自愿、高效地达成交易,不需要经济法的介入。亦即通过维护和保障自由交易,防止交易费用由零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1.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加强对非法获取、使用和披露信息的主体的惩处等方式实现的。(二)信息不对称的经济法克服路径目前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相当严重,也相当普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0-72.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89。[23][英]布瓦索。信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3.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法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权限就是要限定政府经济行为的限度,实现政府的适度干预。应当在政府与市场、企业、中介组织等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分权, 学报,1996(2)。 [17]倪国良。“有效政府”:西部大开发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开发研究,2001(6)。 [18](奥)凯尔逊。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1.html -
了解详情
,其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失灵论基础上的国家全面干预主义经济思想作用于法律体系的产物。 (二)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与经济法的发展 进入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 ,表现为一方面国家不重视民法,将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民事关系的法律划入经济法的范畴,另一方面经济法法律规范中含有大量的行政指令做法,非经济性成分太多,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0.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与人性的弱点有密切的联系,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时本能地只顾自己的欲望和要求,这必然带来对社会公德的损害。因此,经济法的效益与公平原则集中 (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国键。商事法论[M].台湾:三民书局,1980。 [3]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正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待它。民法与经济法的公平观又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哪种需要呢? 民法公平强调在对资源、社会合作利益及负担进行分配的时候,所有主体机会均等,都能 与超越[j]。法商研究,1996,(5):66—71。 [3]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33。 [4]漆多俊。经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3.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理想,道德化法律条款比比皆是,具体明确地要求市场主体限制或牺牲个人利益,真正体现谋求社会的整体公平。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以现代市场经济为条件,只有当市场经济 ,加强民商法与经济法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既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全兴、管斌 民商法与经济法关系论纲[M]。 [2]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