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些案件完全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最终却提起了公诉。)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检、法两机关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司法界和诉讼法学界改革不起诉的呼声渐起。我们认为, 的特点是:公诉机关对案件提起公诉时,只向法院递交一纸起诉书,而不移送案件任何证据材料。一般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法院在庭审前移送的证据材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3.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以实质正义作为目标追求,司法救助制度正是应这样的要求,将纸上的法律变为可以实现的权利,从而达到实质上的正义。 现代法制发展到今天,已经要求由形式 代理人的作法。民事、行政诉讼中除了诉讼费用的缓减免之外,不需要有别的司法救助措施了吗?这显然是不够的。在民事、行政诉讼中,生活极端贫困,没有生活来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8.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申请人最后丧失申请执行权?这样问题的存在,无疑对人民法院司法公正形象的树立不利。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对于法院受理起诉规定了七日内发放受理通知书,但对于申请 两三天了吗?的确是这样,但问题是小额诉讼费用现金缴纳自然方便,而缴纳大额诉讼费对于企事业等单位就不方便了。按照财务要求,企事业等单位的大额款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33.html -
了解详情
与美国的集团诉讼相比,在以集团名义起诉的许可性和判决的扩展性上有相似之处,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民事诉讼法》 在没有及时进行登记而被排除在先前的代表人诉讼中,无法直接获得判决的适用,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只有再次提起诉讼。这样必然给当事人增加了诉讼成本,既不利于有效保护受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1.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举行类别股东会议,按类别股份总数的特别多数(如3/4或2/3)或所有类别股东分别会议的特别决议同意才能通过。这样,控股股东损害少数股东权益的现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权益的,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证监会规范意见第42条的规定弥补了公司法规定的不足:“对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表决程序及决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58.html -
了解详情
成了两种性质(一是债权行为,一是清偿行为)的三个法律行为(合同订立、付款、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了吗?这是否也是一种割裂?从法律规范的结构 简化了,并且学习者一旦掌握,就可以一体运用。[注释][9]当然,买受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请求强制履行,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10]假如债权形式主义者认为在上述伪造文件成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94.html -
了解详情
到专利的这个问题,我们马上想到了最近的“微软公司”吃官司的事。美国地方法院起诉“微软”公司的垄断行为一案是一桩值得大家来讨论的案件。对“微软”公司是否构成垄断, 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可是,在法院最后裁定之前,已经有学者对法院的裁定结果做这样的两种猜测了,一是,判“微软”没有垄断行为,而二是拖延此案,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且原告起诉,大凡是觉得吃了亏,想通过诉讼的途径得到救济,却还要跑到异地去打官司,这能说是公正和平等的吗?一方所在地的法院能 不能到法院去诉讼。相比之下,双方当事人对法院也应选择,这样法院与仲裁在管辖机制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救济体制。之所以允许当事人选择法院,因为民商法尚属于私法范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并由此而相信经济诉讼独立的必要性和经济诉讼程序建构的可能性呢?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设想:倘若理论界就经济诉讼独立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已就真正意义的 、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但是却没有赋予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向法院起诉的权利。另外,作为现代经济主体组织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0.html -
了解详情
在纠纷的起因上也有责任,故判决吴某负担75%的赔偿责任,其余25%的责任由吴某自行负担。这样处理似乎合乎情理,类似这样的案件,不少法院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的有争议的法律关系,只有在吴某反诉或另行起诉,要求王某停止深夜跳舞或要求其对辱骂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法院才能考虑王某在侵犯相邻权与侵犯人格权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