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四、对轻伤伤害如何定罪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轻伤案中在刑事案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案情也形形色色,如何界定一个比较客观的 一年之间量刑。 这种情况下,被告人虽然悔罪态度好,被害人的损失也及时得到了赔偿,但由于被告人对案件的发生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被害人不肯谅解,对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76.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为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即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的申诉,不予受理。该规定与以前申诉无任何 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三是难在其他审判庭对审判监督工作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四是难在人民法院的国家赔偿确认工作由审判监督庭负责,本院其他庭做了违法的事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3.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可以结合附带民事诉讼已给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赔偿与否、赔偿多少等情况,确定国家补偿的数额。 7.补偿的裁定机构和程序 对补偿的裁定机构,在日本是都、道、府、 裁定补偿金有其优势。表现在:(1)法院是刑事案件的最终裁判机关,它使案件有了最终结果,已确定了被害人。案件在公、检机关时,因它没有最后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89.html -
了解详情
,二者都属于结果犯。 [10]按照法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应高于民事案件,因为刑事制裁的严厉性大于民事制裁的严厉性。在我国法律及其实践中, 规定》{法释(2000)47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号}。 [12]公安部2009年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6.html -
了解详情
的概念,二者都属于结果犯。 ⑽按照法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应高于民事案件,因为刑事制裁的严厉性大于民事制裁的严厉性。在我国法律及其实践中, 的规定》[法释(2000)47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号]。 ⑿公安部2009年4月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1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讼诉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 轻微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适用了逮捕强制措施。 3.事后救济制度的不足。对于逮捕的事后救济保护上的不足同样严重侵犯被逮捕人的权利。以国家赔偿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52.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对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作出规定。由于在我国实践中,绝大多数刑事被害人都很难从犯罪人处得到赔偿,因而无论是在国家赔偿法中规定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还是采用其他立法 的数量增长速度更慢。从1986年到2004年,法院一审刑事案件的数量从299,720起上升到647,541起,仅增长1.16倍,这一增长率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14.html -
了解详情
等情形,作为二审法院能否当然直接发加改判?如此会不会导致一般刑事案件的发改案件增加?使一审法院的压力加大?在原有估堆量刑模式下,二审法官在办理上诉案件时 发现新的量刑情节、事实,该如何办?如自首、有立功表现、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累犯等。笔者认为应区分情况处理。对于从宽情节,若相关证据材料已经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10.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的法律依据,但同时也明确了刑事案件的损害赔偿仅限于物质损害赔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并没有得到充分救济。众所周知,精神损害具有客观性和可辨认性,被害人因 在对受害人有效抚慰、对致害人有力惩戒和双方实际生活水平中考量,划定一个合理的区间,从中选择一个平衡点。 (三)法官自由裁量原则 这是指法律赋予法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0.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阶段的理性分析 在分析被害人参与调查阶段的决定是否理性之前,有必要先分析国际刑事法院对卢班加案件的可受理性。根据《罗马规约》第17条第1款的 因此,被害人在调查阶段参与诉讼可以有助于澄清事实,处罚犯罪行为人,并且对他们所遭受的伤害要求赔偿。{6} 此外,预审分庭还根据《罗马规约》第57条第3款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