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公安部于1998年5月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 教养、收容教育或强制戒毒等行政强制措施的人,他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错误羁押能否获得国家赔偿的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 劳动教养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19.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范围才能有效地保护被害人利益。 其三、是精神损失赔偿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第一条第二款规定 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并且伤害程度越重,被害人得到的赔偿应当越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一般都比民事侵权行为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2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在性质和种类上的复杂性,有些刑事案件主要涉及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利益问题,有些刑事案件则不仅仅涉及被害人利益,更主要的是涉及社会与国家的安全和秩序 根据具体情节进行审查后予以适当从轻。刑事案件的定罪与量刑应当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而刑事和解既能使被害人得到经济赔偿和精神抚慰,又能提高加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8.html -
了解详情
被错误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被以连续拘传或传唤的方式变相拘禁等,国家都不予赔偿。 在程序违法并没有达到违反刑法的严重程度,也没有违反民事侵权法和职业守则 为由,无限制地多次发回重审。这就使得案件处于久拖不决的状态,超期羁押问题随之而来,被告人的权益受到极大损害。 (2)刑事诉讼法中对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几个问题提出讨论。 (一)关于适用范围的问题 1.适用案件类型 当前,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刑事和解制度仅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这是一种谨慎推行的态度。但笔者 遭受的损失,使受害人不因犯罪行为的侵害而降低原来的生活水平。这可以参照民事赔偿的项目和标准计算。执行这一原则,应注意防止受害人利用加害人的被动地位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国家应当根据什么归责原则和形式,承担赔偿或补偿责任等国家赔偿和补偿制度的基本问题。 (二)国家补偿理论是建立刑事补偿制度的前提 在我国,国家赔偿既 生活状况判决确定是否予以补偿和补偿的数额。审理请求刑事补偿的案件,审限应与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期限一致。刑事补偿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被补偿人又多已陷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要措施 (一)赋予被害人一系列权利 1.较完善的知情权。被害人有权了解刑事案件办理的全过程,这是其作为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基础。根据联合国《为罪行 个人隐私的问题进行提问、调查。 3.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选择权。为了让被害人的损失不因刑事诉讼程序的进展缓慢而不能得到及时赔偿,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35.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 2、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着重调解原则。在刑事诉讼中,对民事赔偿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在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称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中,以个人身份参与诉讼,并与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控诉职能的称为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 在公诉发动后进行,但应建立被害人对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诉讼制度。一般来说,刑事案件发生后或在已提起的民事诉讼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为保证国家追究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5.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 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对于轻微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