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本意和法律解释的角度分析,犯罪工具不应当包括人。 从刑事诉讼的角度看,犯罪工具属于证据。我国刑诉法中虽没有明确出现犯罪工具的概念,但在“搜查 。受害人虽有继续提起上级机关复议、提请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等权利,但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受害人往往就是犯罪嫌疑人,而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一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0.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下,也许辩护律师和被告人可以充分地在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听证式审查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很多被告人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并没有委托辩护人, 笔者认为,虽然被害人的意见在刑事诉讼中举足轻重,但检察官在进行羁押审查时也必须遵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实不适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218.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法学词典》的说法似乎是可质疑的。 有学者指出: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 监督的范围。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能从源头上把握住刑事诉讼的关口,才能防止公安机关为追求立案率而不惜对公民权利进行侵犯。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669.html -
了解详情
搜集犯罪证据、避免泄露涉恐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律师会见权予以限制,或是授权公安机关采取特殊侦查措施;为了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恐怖活动犯罪 的证据应具有合法性且证明标准不得降低;犯罪嫌疑人的免受酷刑权、辩护权等基本权利不得克减等。 四、结语 对于隐蔽性和反侦查能力渐强、取证难度加大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245.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法观念支配下,一些办案人员常常忽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刑讯逼供和变相刑讯逼供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切实强化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人权保障,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等 、充分,兼顾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另一方面提升了被告人和律师的地位,强调辩护职能在刑事诉讼中的发挥。然而长期以来,审讯主要沿袭一枝笔、一张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3.html -
了解详情
年份】2012年 【正文】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后将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产生较长时间的羁押。如果逮捕措施适用不当, 的现状,并最终导致刑期倒挂等情形的出现,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 从以往法律来看,我国逮捕羁押制度呈现的特点为:一是逮捕与羁押一体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正案》)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和完善。其中,侦查程序的修改无疑是此次修法过程中社会各界讨论最热烈、争议也最大的 讯问,遏制刑讯逼供,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但整体而言,不能不承认,对于侦查机关而言,新刑事诉讼法更多的是授权性规定,而相对缺乏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42.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北大法律网【关键词】人权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刑事司法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最容易遭到司法机关侵犯的,侦查阶段也是司法权最容易滥用的阶段,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071.html -
了解详情
配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诉讼资源已成为司法机关必须解决的难题。在众多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绝大多数是情节并非特别严重的轻微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 权行使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顺应世界保障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权利的国际标准和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发展的趋势,综合考量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多元化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59.html -
了解详情
》第1编总则第12章鉴定,《法国刑事诉讼法典》、《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也存在类似的情形。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刑事诉讼法》也是将鉴定放在总则的第6 原因;(二)为了确定健康损害的性质和程度;(三)当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或在刑事诉讼中维护自己权利和合法利益的能力产生怀疑时,为了确定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