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据资格,而不应是作为定案根据的条件。一个证据是否可以成为定案根据,不是排除规则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证据可采性所要关注的问题, 有罪者为代价。 当然,法院毕竟承担司法裁判之使命,而不直接从事刑事侦查、提起公诉的工作。相对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而言,法院更有可能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权利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196.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第四十四 六十三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01.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有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因此,应当赋予其提起行政公诉的原告资格。(田凯:《行政公诉论纲》,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3月第3期( 和反对意见也会小些、少些。等到将来观念和制度发展了,条件成熟了,再进一步将制定具有法性质的抽象行政行为最终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彻底理顺界限,完善制度建设。...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2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不起诉的范围界定 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也叫不起诉的法定原因,或者不起诉的条件,是指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法定 程序。告发或告诉人对滥用职权罪及公安调查官滥用职权罪,不服检察官作出的不提起公诉的处分,可以请求法院审理该案。德国在起诉中也实行被害人不服不起诉或撤诉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4.html -
了解详情
清、证据不足时,可以自行补侦查,或者退回原侦查机关补充侦查,导致侦查程序的恢复。由于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未经审理不得驳回,因而人民检察院的提起 法宝期限内上诉,导致了第二审程序(审理附带民事部分)。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具备了诉讼主体的条件,邮局是诉讼主体之一。 (七)附带民事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41.html -
了解详情
的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可以从宽处理,免于起诉。严格地说,1979年刑事诉讼法确定的不起诉制度实际上包括了不起诉和免于起诉两个部分。 从1979年刑事诉讼法典 规定,案件经侦查终结确认犯罪嫌疑人具有提起公诉的充分犯罪嫌疑,也符合起诉的条件,法律上仍允许检察机关决定是否起诉。 具体而言,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00.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但是在公安和检察机关不予追诉,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和实现的情况下的一种补救性的起诉方式。 二、提起自诉的条件 根据《 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另外《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自诉刑事案件立案程序问题的电话答复》曾对那些经人民法院初步调查,明显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5.html -
了解详情
控诉不力,则要承担败诉风险。德国强制起诉制度规定,被害人申请法院裁判时,应举出认为应当提起公诉的事实和证据。但其同时规定,检察院向法院移送其已掌握的案件 解决的问题仅限于案件是否符合不立案、撤案和不起诉的条件,被害人举证、法院审查仅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而无需针对全部案件事实和证据。第二,关于证明责任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效性上具有其他公民、团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如公诉权专属性的设定有效防止了随意提起公诉可能导致的人权侵害、随意起诉可能引起的资源浪费,提高了追诉损害公益行为 保证一切权利活动都是善举。权力作为国家履行其保障权利的义务的条件和后盾,也可能导致国家对其义务的背离,即权力有时存有不公正对待乃至非法侵害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13.html -
了解详情
,对刑法、民商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的权能体现。 (二)国家在特定条件下的民事主体地位表明国家享有诉权 国家作为一个整体, 的追究。 其次,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保护国家权益的规定,事实上涵盖民事公诉的实体内容,这些规定实际上也是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依据。由此可见,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