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或不作为之无权利地位。这是一种赋予权利人一定行为自由的救济权。此类救济权的制度载体为 自力救济,即自助行为、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 基本法律概念》,张书友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5]需要指出的是,霍菲尔德分析框架中的Privilege(特权)、right(权利)、power(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7.html -
了解详情
犯意,其犯罪系由被害人的违法且不正当的行为引发。被害人过错案件当然包括正当防卫与激愤类的案件,但其关注的主要是无法适用法定辩护事由的案件,如 对刑事司法中有关适当标准与保障的警醒[16](P.186)。 如果说被害人的仇恨心理不应该加重对犯罪人的处刑,那么,被害人的事后谅解是否应当成为对犯罪人从轻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3.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因为我国1979年刑法第17条对正当防卫过当规定的比较抽象、笼统,特别是将防卫过当界定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因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突出出来,可以大大鼓励人民群众同这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作斗争,弘扬正气,震慑犯罪,这是该款立法目的之所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民人身安全的高度负责精神。然而,该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0.html -
了解详情
,如对某犯罪行为实行防卫权,则此犯罪是不可能进入完成形态的,否则失去了防卫人也没有所谓正当防卫的问题,例如杀人罪。实际上,不管防卫人进行防卫的 的《刑法争鸣》第二辑[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的陈兴良著的《正当防卫论》[16].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的黄风译的《意大利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95.html -
了解详情
最密切的时间关联性存在于正当防卫中,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侵害他人生命、人身,为避免生命、人身的急迫危险采取行动的时间,此种行为不是犯罪,故该时间 刑事责任减轻的量时,可以采取以下公式: 被告人刑事责任减少的程度=危害性+关联性-不相当性。 基本方法就是先确定被告人法定量刑区间,然后根据刑事责任减少的程度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0.html -
了解详情
)邓玉娇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而不是正当防卫 湖北巴东县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邓玉娇的防卫行为是防卫过当,是合理合法的。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 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但是,近年来,部分政府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贪污腐败,腐化堕落,以权谋私,横行霸道,已经从人民的公仆逐渐蜕变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8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暴力的程度不足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话,就允许防卫人将犯罪分子杀死是不妥当的。因此,对于上述四种犯罪,原则上暴力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①参见赵秉志、肖中华:《正当防卫的立法进展与缺憾》,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二辑),中国方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1.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很奢侈的纠纷解决方式,故欲让所有的民事纠纷都通过裁判来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即使无视现实的制约而大肆鼓吹裁判万能论,但大多数的纠纷通过裁判以外 具有滞后、被动等特征,难以及时有效制止违法和保障权利。基于正义和效率的要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等私力救济逐渐被纳入法制,成为法律上的正当权利,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