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上的执行救济 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当事人及第三人在程序上的救济作出规定,司法解释虽然规定了执行监督制度,但执行监督只是法院间的监督,当事人或第三 ,对不予受理和驳回执行申请、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案外人异议、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主体的裁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这种实践创新不仅有利于保障当事人及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2.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的民事利益等。(2)司法实践总结出来的需要保护的民事利益,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总结出的隐私的利益。(3 (二)2008年8月11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的规定》将适用诉讼时效的范围限于债权,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遏制赖账这一阻碍构建信用体系步伐的顽疾,在最高人民法院不断通过颁布相关司法解释、改进执行工作机制、执行方式和执行手段的基础上,全国 成为减少损失最直接、最有力的方法。 第一,通过制作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方式进行救济。我国现行的强制执行公证制度起源于1982年4月13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85.html -
了解详情
其未能识别出因涂改而无效的支票而错误划款…”根据《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规定, 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票据无因性原则在得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确认之后,审判实践中对该原则的贯彻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编中的第207条至 236条,这些条文过于原则,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7月出台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1998年6月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及其他一些针对执行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司法解释,虽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不够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3.html -
了解详情
个债权按照种类顺序受偿;第88条第3款规定同一种类债权在一份法律文书中确定时,按照比例受偿原则;第89条规定被执行人的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 法院有这项义务,所以在实践中也没有法院这样做。笔者认为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上述司法解释时的疏漏,查封、扣押或冻结了被执行人财产的法院得知被执行人还有其他债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执行通知制度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民事诉讼法第220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意见》第279条 赘。改革之三:扩大执行依据的范围,将担保物权凭证、一些特殊的私的债权文书亦赋予其执行依据的效力,使债权人借助于执行通知可直接进入执行程序,从而丰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1.html -
了解详情
的计算问题迟延履行期间的确定,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3条的规定,是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 如何确定履行期间问题。对中止执行期间应否计入迟延履行期间的问题,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无明确规定,实务中也有诸多分歧。从执行中止的法律后果来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0条对代位权 主张。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起诉。”这是司法解释对此明确规定,因此,凡第三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2.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次是针对银行与当事人串通,侵害对方当事人合法债权,各地法院的认定不统一的问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制订司法解释,统一规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种监督方式,也是借鉴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行政检察文书样本(试行)》的“说明”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html -
了解详情